周二,大家下午好! 又鸽了两周周报,一想到连更周报的记录要被打破, 睡眠质量都降低了,遂来更新。 图一:2022年9月2日,高原米绝育,cos 狮子。 图二:朝阳公园划船。 半个月没写周报,单纯靠大脑,记不起来三周中自己都各是什么样的状态。人的时间感知能力真是不太靠谱,若不及时记录,只能依靠「事」和「节日」作为节点来给自己的过去分阶段。 断更的第一周,带猫去做了绝育手术。工作一结束就回家盯着猫,怕乱舔,让伤口感染。七天顺利拆线,十天脱手术衣,恢复日常干饭状态。 断更的第二周,和朋友参加斯巴达障碍赛。赛前给自己制定计划,一定得跑几个五公里,结果一次也没跑。比赛的时候六公里跑了两个小时。 上一周,参加了街道的线上直播读书分享会。分享会在周五,提前一周内容基本准备好了。但因为是第一次线上直播(虽然没有太多观众),我从周二就开始进入一种紧张的状态,总是频繁闪回高中在班级成人礼上的「主持惨状」。影响到做其他事情的状态, 好在直播比较顺利地完成了。 距离第一次读到王川老师的《一年读五百本书,让你每天高潮迭起》这篇文章已经一年多了。从去年 1月1日开始到今年九月份,一年多的时间,我读完了 500 本书。算上重读的应该有 550 本。 确实,感受到了「高潮迭起」。在不同本书中遇到同样的点,快感极为强烈。多次出现的点不需要特别死记硬背,就能够很清楚地记得了。不同书中构建了大量的场景, 给出大量的例子。 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局限。结构化的信息输入成倍增多,短时间听过几十人讲他们的人生故事,不紧不慢;阅读几个小时就能稍许了解作者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工作研究成果,更加清晰自己见过没见过的世界是怎样运行的。能够想明白、接受很多事情。 只读书,就够了吗? 不够。读书习惯要坚持,但要更侧重实践。 已经快读完 1000 本了,也没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在「感觉」上更「自我良好」了。 于是最近两周读书速度放慢,开始反思,手抄完了《实践论》,清晰自己之后该怎样做了: 确定好自己的目标,更多时间和精力应当去做事。 例如我畏惧在摄像头前说中文,我就得去多练多说,不能只看相关的书; 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程序员,我就得动手敲代码,写够 10000 个 bug,光看别人的案例是不够的。 #阅读周报 8月31日~9月19日 读完: 《一句顶一万句》 《我这一辈子》 《微神》 《茶馆》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重读: 《写作是门手艺》 《老舍谈写作》 《心流》 《实践论》 《矛盾论》 在读: 《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 《一句顶一万句》从朋友庞那里借来的一本长篇小说。五星,非常推荐。第一次听说这本书,还是在高中读的一本杂志上,模糊记得那是篇采访,作者刘震云凭此书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他在逛菜市场从编辑的电话中得知此消息,接完电话,果断买了比较贵的西红柿,中午吃西红柿打卤面。我查了一下,刘获奖的那年(2011年),矛盾文学奖在李嘉诚的资助下,奖金从 5 万涨到了 50 万。确实值得大吃一顿。 小说以「知己」为中心,上半部分讲了吴摩西为了寻找「说得上话」的养女,出走延津;后半部分讲的是吴摩西养女的儿子为了摆脱孤独,寻找「 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第一次读刘震云的作品,语言确实有些啰嗦,但啰嗦地有自己的风格。 《我这一辈子》《微神》《茶馆》都是老舍的作品,全部五星推荐。前两本是短篇小说合集,在微博看到有位博主分享《微神》节选,写得太好,遂找来原著。 《微神》讲的是「我」的十七岁初恋渐渐成为暗娼;《月牙儿》(第一本中的短篇)讲的是「我」是如何同母亲一样,逐渐堕落为娼的故事。两种不同视角,都出自老舍一人之手。 《茶馆》是三幕剧的剧本,我读了两遍。第一遍速度太快,没感觉写得有多好;读完之后周末看完电影《茶馆》(1982年),又读了一遍,才感受到「跪感」。电影对话基本是完全按照剧本来的,再加上各位演员的神演技,至少十年都忘不了了。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51名非虚构专栏作家的文章合集,三省半,还可以。这些作者基本都为各大报社杂志出版社写文章,分享的经验基本都是从他们上世纪 90 年代记者生涯中总结出来,确实很掏心窝子。要给报社写东西,本书是很好参考材料。自我感觉对我目前没太大帮助。 有段时间我很好奇,像三联生活周刊这样的杂志,封面文章都是怎样写出来的,还有他们主笔的工资大概多少。做了下研究,搜到三联主笔尚进在 2009年到 2013 年期间为多家公司写软文刊登到三联上,一共非法收入 8 万元。看来主笔收入在前几年和自媒体比不算很高。另外报刊真实性也得客观看待。 无论写多写少,都要更周报。 如果你喜欢我的推文,请关注公众号醋泡白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