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博主在推荐这本书。于是就找来读了一下。 首先这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在其他的地方读到过,但是本书的表达方式和行文翻译很让人舒服。 之前自己阅读的目的有三个: 1、了解新的信息和思维方式。 2、自己预设的观点在书中去寻找更多的论证支持。 3、享受作者的行文表达方式。 现在多了一个感受,就是在不同的书籍中不断印证一个说法,有时候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一个事物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 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书会觉得比较晦涩难懂,不流畅,不舒服,但是有了一定的积累再读的时候就豁然开朗。等自己再有了跟多的积累之后会发现这本书也不过如此。 很多书我们觉得其乏味的因素,是这些书的描写对于自己来说过于繁琐。就成了所谓的“口水书”。目的是彻底讲明白某个道理,目标人群是那些基础不好的人。另外顺路多搞点稿费。 这本书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阅读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书评的标题是《把自己的生活作为一个项目来做》,是因为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造火箭,航天事业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现在前进的每一步都是新的探索。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自己每日的生活其实也都是全新的探索。 人类很不喜欢不确定性,一生都在追逐安全感,迷恋确定性。本质上就是对于掌控感的追逐。 但是对于有现在存在波动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是不可能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的。 宗教的叙述方式,在我个人看来,就是编造出来的故事,作为一个完整的药方,消除信众对于不确定的恐惧感。 一个好的故事和一堆科学的数据相对比,故事总是会占上风。因为这些故事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生动的形象,拨动心弦,产生一种“叙事谬误”的、深刻且持久的效应。 好像写跑偏了。 在航天事业的探索过程中,消除这些不确定感有两种方式。 1/留出冗余。 2/制造更多的安全边际。 留出冗余,在航天中能够让设备在出现了故障也能够正常运行。汽车的后面有个备用胎,前面有一个紧急制动装置,也是同样的道理。 SpaceX的猎鹰9号配备了9个引擎,并且彼此之间有充足的隔离空间,在2012年其中一个引擎失灵,最后靠其他的引擎也顺利完成了任务。 对于个人的生活来说,虽然没有必要事事都冗余。但是在完成一个重要的项目时最好是给自己留出多余的一段时间来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 制造安全边际,即做更多的准备,超额完成任务。 绝对的确定性犹如海市蜃楼,在生活中我们必须以不完善的信息作为基础,用粗略的数据进行决策。 在生活中的启发是,独居的自己多留几把备用的钥匙,在准备障碍赛的时候,训练场景尽量接近比赛的场景,甚至可以做到更加残酷。这样实际操做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乱。 失败 是最大的成功,成功是最大的失败。 失败的意义在于能够从中切实学到经验,进而改正。 但是一味无脑的失败,在同样的事情上多次失败,这是不可取的。要做到快速失败,快速学习。 莎士比亚以其少量的经典作品而闻名,但在20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37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其中一些作品一直被抨击为“未经润色的散文,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不够完整”。巴勃罗·毕加索创作了1800幅画、1200件雕塑、2800件陶瓷和12000幅画,但只有一小部分作品闻名于世。爱因斯坦数百篇出版论文中,只有几篇产生了真正的影响。汤姆·汉克斯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他承认说:“我拍了很多既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卖座的电影。”昨天是这么做的,所以今天也一样。 人们只关注伟人的巅峰,就像我们在评判一段感情时也只对感情波动最激烈的时候印象和要分手时的印象最深。(这句话好像和主题没有太多关系) 保证自己的基本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快速失败,快速更正,再次出发。 “人类就是未完成的作品,但他们误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品了。”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说。五届世界田径冠军莫里斯·格林(Maurice Greene)并没有犯这样的错误,他认为自己永远是一个未完成的作品。即使你是世界冠军,格林也会提醒你,必须把自己当作第二名,或者至少假装是第二名,加倍努力地训练,你就不那么容易自满了。求职面试之前,你要反复演练自己的发言,直至你对它了如指掌;你还要做足准备,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努力。 成功和自满是相伴而生的,成功的时候就不再突破原有的界限,舒适的现状给自己安装了一块儿天花板,自我的边界不断缩小。 时刻想着自己会死,会失败,一种美好的品质。 现代世界不需要成品,而是需要未完成的作品。只有持续的改善,才能够成为赢家。 Mark 感受:表述能力和打字速度都可以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