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首先要少做选择。 其次要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这本书的最开始列举的一个例子,印象非常深刻。 “我想买一条牛仔裤,M号的。” 我说。 “您想要修身款、简约款、休闲款、宽松款还是超宽松款呢?” 她回应道,“您想要石洗的、酸洗的还是砂洗的?拉链的还是纽扣的?褪色的还是一般的?” 我惊呆了。一两分钟之后我对那位销售员说:“我只是想买条普通的牛仔裤,就是以前在市面上唯一能看到的那种款式。” 这反倒难倒了她。在问过资历更深的同事后,她终于知道了“普通”牛仔裤长什么样子,然后告诉我在哪个货架。 过多的选择会占据原本可以用于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多的选择不是自由,反而是一种限制。 所以自由的生活是主动给自己套上一些枷锁,自愿接受一些限制。但是不要完全束缚住自己。 很多人说年轻的时候需要自律一些,对于自己要求要严格,听过来人分享的经验和教训。 现在我是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支持这种想法:年轻的时候没有能力做出一个很利于自己长期发展的选择,比如说中学的时候,就让自己选择可以学习的科目。 但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导师,我的话,应该就去选择体育了,因为在当时的自己分析来看,强身健体还能娱乐,但是放弃数理化语言这些最基础的学科,最后走不远。 20岁之后也需要有导师,但这时候自己就有了一定的做选择的分析能力。 生活中太多的琐事,都可以简单化,或者是程序化。且在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已经这样做了。 筛选外部信息是大脑的一项基本功能,我们作为人类现在最关注的是生存和繁衍。所以在遇到威胁自己人身安全的事物时,会本能做出反应,采取防御的姿态,或者是撒腿就跑。遇到美女帅哥的时候也比平常更加兴奋一些。 但是其他的信息就被反馈的生物程序简化了,如果感官所及的每一样东西都要分散注意力,我们估计一天也撑不住。 有点像《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对于每周的吃饭都有固定的安排。节省出大脑的带宽去思考对于自己来说更加重要的事情。 另外,做出一个比较明智的行为可以尝试一下下面的步骤: 1、确定自己的目标 2、评估目标的重要性 3、列出可能的选择 4、评估哪一个选择最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5、选出一个“最优选项” 6、根据选择的效果调整自己的目标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便下一次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凭感觉做出的选择有可能不是“最优的选择”。 无论是去吃饭、听音乐,还是看电影,你都无法预知自己会不会喜欢这次体验。这顿饭、这段音乐或这部电影实际给你的感受,无论好坏,都被称为体验效用(experienced utility),想要获得这份体验,你就必须先选择它,而你选择的依据就是你期望它会给你带来的感受。 因此,选择其实是基于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一旦你体验过某家餐厅、某张CD或是某部电影,那么你未来的选择就基于你脑海中对过去的体验记忆,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记忆效用(remembered utility)。只有当体验效用符合我们的期望效用,而记忆效用又忠实地反映了体验效用时,我们才能确定自己想要什么,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见。 另外还有一个峰值效应会影响自己做的选择。 峰终定律peak-end rule人们对体验的记忆与过程中的感受好坏无关,只与“峰”和“终”这两个关键时刻的感受有关,即事情达到高峰时的感受和事情结束时的感受。 无论是预测自己对某件事情的体验,还是我们对过去体验的记忆都不可靠,不能正确地反映事情发生时我们的真实感受。然而,正是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望主宰着我们的选择。 以上提到的“最优选择”都加了引号,因为短期的最优选择在长期的维度上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最大化者也可以称为完美主义者,但是现实是我们没有办法收集到组足够多的信息再对手上的事情做出选择。 可以采取的方式就是做出比较好的选择,采取行动,获取反馈,调整自己的策略。 《选择的悖论》一些摘抄 1/ 长大就意味着需要作出更多选择,放弃更多机会,但我们的进化史让这种选择过程变成一个大难题。学会选择相当困难,而学会作出明智选择更是难上加难。要在这个有无限可能性的世界里作出明智的选择就更是难于上青天。 2/人们很容易适应,所以对积极体验的热情就不能持久。更糟糕的是,人们一般都没料到这种情况会发生。愉快的记忆随着时间不断消逝,最后常常产生让人不快的结果。无论你在跑步机上跑得多快,你始终都到达不了任何地方。由于这种适应过程,无论你的选择有多明智,不管它为你带来了多少快感,你对快乐的主观体验最终都会回到原点。 3/挣扎于你和伴侣的爱是不是真的,苦恼性生活的质量和数量是否达到平均水平,以及总是想你能否做得更好、找到更好,皆是痛苦之源。一旦做了不可逆的选择,你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已有的关系上,而不是进行无谓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