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在好微博上个看到@翊瑄Camellia小姐姐关于写作记笔记的一篇微博,深为赞同。 上个月很有表达欲,写了10篇文章。之后就消失停更了几周。原因有三个: 一是觉得怕自己写的多了,暴露出来自己真实很菜的水平。 二是新的信息输入少了,没有值得写的东西。 三是变懒,思考和反思变少了。 现在正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索性就来浅谈一下自己对于写作的想法。 人类的思维的具象化边界是语言,而文字是凝固的语言。 录音固然能够储存住某一个时刻说的话,但是再次回听这段录音的时候,是要花费的一段时间的,倍速到一定程度,大脑就不能理解。 而留下来的文字能够附着在各种载体上,纸质书,电子书。敲下键盘的发送的一瞬间,隔大半个地球的网友有时候都能了解到自己的想法。 相对于录音,通过大量阅读能够把自己的阅读速度提升到一小时一本书的水平。不是阅读字数变少了,而是眼球转得快了。 对于个人来说,自己几年前写内容,能一瞬间重构当时的情景,最大程度还原自己那个时候的感受。当然视频会有不一样的优势,但很多时候能用视频记录生活,记录情绪和想法还是很难。 有一种写作例外,就是为了应付任务而写的内容,比如高中时候写的议论文,也许是我个人的问题,完全体会不到任何情感,太无趣了。因为写的时候也没用脑子,单纯的拼凑罢了。 对于个人来说,记录事件和情绪是写东西的一种目的。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在群里中有很多种和他人产生联系的方式,记得张潇雨老师说过,语言可能是连接连接两个人最低级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同意他的这个观点,亲密的朋友伴侣家人,有时候自我的表达只需要一个眼神。 但是想和这个世界制造更多的连接,写点什么是一个极佳的方式。 昨天写的读后感中,提到了一个词叫做“波动影响”。身体力行,自己切实做一些事情的能够影响到自己的身边的人,但是这种影响就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写作和现在的网络,能够突破这种限制。 随便写点什么,放在一个公开的地方。可能几年之后还会有人读到,受到鼓舞或是产生共鸣,或是得到安抚。这是一件很令人开心的事情。 当然,写作比较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交流。 之前动笔写信和现在的敲键盘打字,都是和人在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好,教授方法也好,都在推动着现实向前走。 自己也是最近开始把想法放到公共的地方,单一的朋友之间的聊天固然重要,但是在网络的公共空间上关注一个人,接收到ta的每天发的信息,有时候在评论区交流,其实就像是真实的朋友在身边。 又写了一堆废话。 但是在这个时间戳上的留下了一个自己,之后回来的看的时候也能再次和现在的自己share这种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