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 ” 牛踩土

思考·方法论 · 2021-12-07

10.png


有时候焦虑、感到困难,


或许是不想经过“i+1”。



“i”需要加一

01



i+1”是美国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理论:


“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知识水平,“ 1” 代表学习者目前语言知识状态与下一阶段的差距。


Krashen认为,学习者只有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时,才能有效提高语言能力。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使用的材料难度不要比目前的水平高太多,语言水平才更顺畅地提高。


更顺畅的意思是不会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掌握新的材料。


i+1理论我觉得也可以迁移到学习其他内容上去, i是代表自己目前的水平, 而增加的“1”则是学习的材料。


经过很多次i+1之后就是自己想要到达的状态, 每一次的“i”都是前一次的“i+1”,就像是一头牛掉到了坑里,人往坑中铲土,牛抖身子,土掉在地上,牛想要得救,必须把每一铲子的土抖从背上抖下来,还需要把牛蹄从土中拔出来,把土踩实。


Image


人在学校学习既定的科目,老师一般都是按照i+1的难度往上增加,所以在老师的带领和较为科学的教学规划之上,学生都能达到一个目标水平。


而学校没有教授的知识或技能,没有了清晰的难度递增的学习规划,很多人就感受到了阻力,如果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目前水平的学习资料,相当于站在坑外的人,向坑里丢了块石头,有时候直接把学习的信心都砸没了。


我们需要新的信息和新的训练才能在某一方面精进,但我们需要的是适合自己水平的。


当然,天才除外。




“i”怎么加“1”

02




划分学科,只是为了让人们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前,不崩溃, 能有个头绪从哪里学起来。


而知识其实是没有边界的,物理和数学关系好,但物理也能和心理学靠得很近。


人们小时候的“i”的水平还比较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经历的不同,“i”就更不一样了,比如小明和小刚都没学过西班牙语,但小明熟练掌握了英语、德语、葡语,而小刚只会普通话,小明学习其他语言的经验可以迁移到西语上来。


看似同样起点的两人在接触同样教材的时候,感受是不一样的,小明的能力是可以向下兼容的,小明很轻松,小刚学得要崩溃。


所以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找适合自己的水平的材料,问题又来了,如何找到这些材料又是一个挑战。



Image



互联网百科记录的资料如果可以按需排序的话,人基本上可以从上学习到所有的技能,按需灵活排序是不可能的,大量短的文章甚至是几百字的博文,都不给你“i+1”的体验。


按照我目前的感受是,书和公开课是比较合适的信息源。


一本该领域的经典科普书,甚至可以是写给中学生的启蒙书,可以用来当做引起兴趣的一个钩子。


一本较为入门的书籍基本上能够将清基础知识。


几本当下畅销榜上的书, 基本也可以讲清目前流行的观点。


该领域大牛的书,在前面几本的铺垫之下,可以了解到该领域较为前沿的观点。


中间当然不会按照严格的“i+1”的难度来,隔开的空隙,也都是要自己找资料填满的,我目前的做法是关注当下领域比较受欢迎的博主,阅读他们发的内容和推荐的信息源。


走的路肯定不是直的,但大概率是向上走。


写到这里反思一下自己逻辑和编程的进度,i+1的路太长了,总想直接i+1000。



效率
Theme Jas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