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线舞,牛踩土

思考·方法论 · 01-14


「死线」提高写作速度,多多给自己定「死线」,加快「版本迭代」

没有截稿日期,就没有阶段成品,这是我写东西最大的感受。

截稿日期意味着在固定的时间内,向外界交付自己的成品,如果没有它,我应该产不出这么多文章,因为写作并不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且并没有外界硬性的催促,很多灵感创意就会因为所谓的「完美主义」和「拖延症」永远处于在优化的阶段。

有了截稿日期,相当于给自己定了文章「发布」的节点,以此为倒计时,推动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创作出一篇比较完整的作品。

它让人挠头搔首,无论怎样就得攒出来一看上去完整的东西;
它又让人踏实前行,迈过它之后自己就真的有了阶段性的作品,能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修改优化。
如果它太远,我们就会因为帕金森法则浪费掉很多时间,甚至拖延到被截稿日期砸死——产出失败、产出凑数的文章。

我觉得解决之道,是给自己设置更多的「死线」。

.

「死线」是掉进深坑牛牛的救命落土。

为了赶今天的共读输出截止日期,我强制自己坐在桌前开始写东西,写着就有一幅画面浮现脑海。

具象的画面:一头牛掉进了深坑,里面没吃的,它要出来。

多给自己设置很多阶段性「死线」,就像有人往坑里拿铁锹铲土,牛被落下的土打到背上,抖抖背,坚持下,土落在了地上。

牛就有了被抬高的机会,那些土可能很松软(相当于自己初稿作品不够完美),但却能够被牛再次踩实(我们永远有修改优化作品的机会)。如此反复,坑中的牛承受每一小铁锹土打到背上的疼痛,就能累积救自己命的蹄下土。

另一种情况,只给自己设置少又大的「死线」,就像有人用挖掘机往坑中丢土,牛壮还好,否则就直接被几大铲的土给埋了。

结和我自己的输出情况,因为不是靠写作为生,但又想在年末的时候能看到很多自己输出的文字,怎么给自己很多铲土,又不用担心被埋呢?

我的做法是以周为单位的公开承诺,相当于给自己设置了多个截稿日期。

在公众号上立了Flag,每周一写篇周报,如果第一次没有完成,就要发 50 元红包;第二次 100 元,第三次 200 元,依次翻倍。相当于公开用自己的信誉和肉疼的红包来倒逼自己。

一年要结束,基本完成了几十篇周报的输出,当然质量良莠不齐,但至少有了修改的第一版,后续能够持续迭代升级。

永远可以重写自己写过的主题。


Image
Image











写作 ddl 类比比喻
Theme Jas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