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空旷又漆黑的田野,火堆马上熄灭,颤抖的我踉跄地凑到火堆旁,我要火焰,我要温度,我要能量;蜷缩一团,将冻死之人,呼啸的北风、骤减的温度是拿刀逼近的熵之死神;我不能死亡,要依靠这火堆,坚持看到太阳。本想写总结性的第一段,没想到在敲击键盘的时候,凑出了自己第一首「中文现代诗」!朋友问我的动力是什么? 最近空隙的时间偶尔思考过,但没有尝试具象成文字,于是打算用这篇文章来梳理一下。最近特别喜欢比喻和类比,燃烧的火堆,这一意像可以用来比作我的动力。在火焰微小的时候,虚荣和自恋是像茅草和报纸一样的燃料,星星之火的救命稻草。我尝试用自己在英语和读书方面的例子,来进行梳理。英语五年级转学到新的学校,之前没有接触到一丁点英语,头大、反感、挫败,转折点是在书店发现了一本李阳疯狂英语的书——《中考核心单词》,带磁带。不同于枯燥的英语课本,李阳的书鸡血很足—— 无论是书中单词造句的例子,还是书中小栏目上李阳自己的故事。听了磁带更是不得了,哪有这样的磁带呢!不是照着书上的例子死板地读,开头和中间都在不断打鸡血:「我的目标是帮助三亿中国人讲一口流利的英文」「每个句子至少大声读一百遍,你就能拥有一口不

思考·方法论 · 2023-09-09

在北京街头骑共享单车,脑中突然浮现了一个关于「城市道路规划」和「个人知识体系建设」的比喻。北京的城市道路布局,很像单纯关注大而全的理论模型的学习者。他们致力于在学习的时候塑造几条笔直又宽广的大道,一如北京的主干道,宽阔但极少有岔路。他们尝试记住整个特定的思维模型,重复阅读一本书,只知道丹尼尔卡尼曼的快慢思考模型,但忽视了用丰富的案例、场景等去补充、完善,实践这个模型。而我过去三年的个人知识体系搭建,很像上海的城市道路规划。目前已读书目达到 900 多,尽管其中大部分书的知识密度并不高,但感觉大脑已经储存了大量的案例、场景和故事。这些内容就像上海错综复杂的小巷子,构建起一个繁华、互联的知识网络。当我需要从一个知识点移动到另个知识点时,我发现有很多可选择的道路,就像在物理世界中穿梭在各个小巷中一样,挺好玩。这个比喻还帮我大致理解了城市商业活力的一种可能的来源。城市的商业繁荣,需要的不仅仅是主干道路上的大商场,不仅是西单、朝悦、SKP;更需要很多小店铺的街头小巷,需要南锣、后海、杨梅竹斜街。这些小巷中的店铺常常给让散步其中的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转角遇到神奇小店,就像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突然

思考 · 2023-05-30

又是周一晚上十点左右,我在二外的书影时光写周报,大家好!🤔一周复盘周日完全转阴之后,周一就去公司上班了,体力没有完全恢复,但作息调整+ 剪了头发+ 收拾了房间,整个人的状态就还行。这周的某个时刻之后,感觉自己像跨越了一个「奇点」,加速向着成为一个「resourceful person」靠拢。这周没有读完一本新书,感觉文字新信息摄入有点过载,需要堆肥酝酿一下,于是在微信读书拉了一个重读书单,重读了五本。单纯重读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于是合上书,关了手机,拿出一张白纸,任由自己写出和书相关的任何信息,发现一半的关键点都写不全,但来回几次,能够达到 70% 以上的程度。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早晨起床的第一个小时「戒断」了电子设备,冲澡,在视觉墙前乱晃,白纸上写写画画,没有一大早就往脑中灌垃圾。「对话」是本周关键词,无论是每天至少把 gpt 问自闭两次,还是参加线下读书会发言,参加朋友的 100 杯咖啡计划,还是和吕哥散步聊天等等,自我意识在以文字、语言、姿势、神态等具象的形式在世界持续交互,整理思路,输出想法,获得反馈。大脑也再持续冒出各种想法,持续不断,不能自已地思考,太神奇的体验了,希望能持续时间

白豆周报 · 2023-05-29

昨儿也是工作日,今天又是周一,有些许疲惫。大家晚上好!🤔一周复盘这周按照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到的四个方面来复盘。身体(锻炼、营养、压力调节)上周连续出差影响到了这周的前半段,身体疲惫无力,北京的空气又干燥,气温也是飘忽不定,人虚了两天。 不过,回京办的半年健身房卡,确实起到些作用。去跑了两次步,共计十多公里,很是舒爽,以往都是在户外跑步,没想到到跑步机上感觉也不错。大致是摘掉眼镜,跑步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还很精神!配合 Hamilton 音乐,久违进入了「跑者高潮」。今年至少要和朋友去跑一场半程马拉松。吃没怎么注意,一天深夜把朋友送的自制湖南辣肉酱和比利时巧克力吃掉一半,因为出门运动了,没有很愧疚哈哈哈。接下来还是好好规划一下。一旦付出了点汗水,就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推着自己把其他方面也都调整一下。智力(阅读、想象、规划、写作)阅读恢复正常,7 天 6 本多。写了两篇工作方法论复盘,还没发给 boss 看,这种恐被别人看透「我其实是个渣渣」的心态,严重阻碍了反馈、纠正、指导的获得。可能是体力恢复,大脑思路也更清晰了。不过推上刷到各种的信息流,还有今天按照一个程序员的脚本实现

白豆周报 · 2023-04-24

连续加班八天,大家周一晚上好!🤔一周复盘这周在南京出差六天,每天基本都忙到十二点之后,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截止时间点,加上信息共享不充分,进度慢效率低。其实现在回看起来,并不多的工作量膨胀占满了过去一周。周二逃离北京的沙尘暴,晚上来到南京,南京同样空气污染值爆表。不过后面几天的天气都特别好。南京工作上的小小伙伴带我们吃的饭,每一顿都要比北京强,且物价也要低。周日坐高铁回北京,第一站回了办公室,加班到九点多,回家的路上竟然有种特别充实的感觉,当天晚上做梦都在加班。今天才警觉,我需要警惕这种「伪充实感」。「伪充实感」的原因在于「抽象者劳心,具象者劳力」,作为执行端的我,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都是更高一级的 boss 在构建他们捕获价值网络过程中一个具体的事务,简单来说,就是很工具人,且是初级工具人。连轴转的几天确实以第一视角全程体会了一场大会的筹划到落地,在待人接物上也积累了些经验。不过这些转瞬即逝的「灵感」都需要具象成文字,才能在下次类似的场景中表现更好。不得已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在目前的工作上,还是最大化总结学习到的东西。、回京之后要野蛮体魄,好好卷自己,推进个人的计划。📚白在读书《

白豆周报 · 2023-04-17

大家周一晚上好!🤔一周复盘这次复盘只需要回顾过去七天的状态,花费时间短了很多。在 logseq 保持日志的更新,主要分:今日高光、让我感到兴奋的事、让我感到消耗的事、我为了实现自己目标所做的微小努力、感恩三事,这五个部分。logseq 能够很轻松归集一周日志的子栏目,方便我分别从这几个部分去审视过去的一周。「每日高光」部分不够高光,没有在长久可复利的事情上取得阶段成果。有的时候把最基础的阅读都算入了高光,有点糊弄事,这周事情要做扎实一些。「兴奋的事」见好友让人开心,不过见面就是吃饭,属实给减肥带来了挑战。还有朋友说好要见面,因为加班和出差错过,能见面还是尽早见。「消耗的事」主要都是作息不规律导致的精力槽下降。使用连问五个为什么的方式复盘一下:1. 为什么消耗?- 因为没有成果产出,又没有好好放松。2. 为什么没有成果产出?- 因为欲望太多,精力不足。3. 为什么精力不足?- 因为作息不良,目标不够明确。4. 为什么目标不明确?- 因为目标明确意味着要限制范围,放弃其他选择。5. 为什么不限制范围?- 因为一旦限制范围,确定目标意味着要进行具体的任务推进,进度就容易衡量,偷懒就可量化,拿

白豆周报 · 2023-04-10
Theme Jas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