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进入了“基本上不会无聊、对生活大部分都是热爱”的状态,今天简单用写作的方式探索一下自己进入这种状态的原因。不顺心的事情总会发生,要多条腿走路。今年开始写日志,在notion中做了个模板,日志模板由三个问题组成:你今天都干了啥?你开始做你想做的事情了吗,如果没有,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你今天开心的三件事情是什么?即使某一天过得不是很好,写完第三项,都有注入点积极的能量。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稳定的工作,一些好朋友和家人,这些龙虾教授说你没必要全部都有,但至少要有几项。写日志的时候,发现这些自己目前竟然都是有的。今年因为疫情,大概率是要就地过年了。不能回家见家人,确实会让人有点沮丧,有多条腿走路的好处就是可以用其他方面的顺遂来对冲这种沮丧。留京过年也让我有时间能和同在北京的朋友过节约个饭,能够省去路途上的时间收拾一下房间,多尝试几个游戏。生活一方面受挫,要有其他方面的支援。所有方面同时坍塌,倒霉事都发生在同一天的概率要很小。和世界建立更多的链接。和越多的人和事物建立链接,所谓生活对我来说越有意义。能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也是幸福的,比如说醉心于解题的数学家们。但生活中,人有情绪波动,有了新想法
因为意识到一件事情:我收拾的速度要比房间趋于混乱的速度快。不要等到朽木成堆再去烧前几周读完《福格行为模型》之后的一个周末,我好像突然开窍一般,开始收拾房间。花费了不到两个小时,把房间基本都收出来了。以往都是在有人要来家里之前的几个小时开始整理房间,这样的外在因素是一种督促,但打扫的时候,内心还是有些抗拒——如果没人来,我就不用打扫,可以躺在床上了。那一次的清扫,心里基本没有任何抗拒。《福格行为模型》主张用微习惯来逐渐改变生活,而我在打扫的时候意识到了,对于目前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房间中熵增不是我的对手。说人话就是,我把做饭产生的垃圾收拾好,丢在门外,垃圾是不会立刻回到室内的。而下次出现需要丢厨余垃圾也至少是几个小时之后。且当我把房间中矿泉水瓶、购物袋等大件垃圾丢点,桌子椅子摆好之后,房间视觉可见得变得整洁五分。也许是存在门这一因素,把垃圾收好放在门口,实际垃圾没有离开我很远,但我在房间中就拥有了“眼不见,心不烦”的感受。同时也会觉得,放在房门之外的物品已经是属于垃圾,属于外界的范畴了,只需要下楼的时候把它们带下去就好了。开始把大件可见的垃圾丢掉后,房间其实变得越来越容易清理,一两个小时基
图片来源:《福格行动模型》今天上午突然想通了一件事——改变是如何发生的,过去失败的事情是为什么。可以算的上是今年的为数不多的“顿悟时刻”了。这次顿悟时刻的触发点是福格老师的行为模型:B=MAP(behavior=motivation+ability+prompt),即行为的发生需要动机、能力和提示这三个要素同时发挥作用。动机是一只猴子1动机, 也就是我们想做某一件事情的欲望,其实是一只上蹿下跳的猴子,很不可靠。上学的时候很喜欢看类似“How bad do you wanna succeed?”类似的励志视频, 看视频的时刻和之后很短的时间,开始全面改变自己的生活,好好学习,追求梦想的动机不要太强。但是没过多久就再一次陷入了“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循环中。当然动机高涨的三分钟热度至少是要比没有好一些,至少能让自己行动了一点点。没有思考如何设计自己行为,就开始盲目地“克服困难”开始努力,是不长久的,鸡血有失效的时候,动机这只猴子不理你的时候,它是帮不上忙的。现实从来不飞跃,要改变发生,就要保证动机这只猴子不在的时候,自己也能做该做的事情。动机是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还可以有另
人文学科的核心是让你学会如何思考,并用准确的词语,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Make a point乔丹皮特森在康复之后的第一次讲座上被问到,一个人如何才能够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表达出来后还能吸引人们去认真听。他的答案是——学习写作。写作是条理性的思考。要开始写作的话,你必须要找到一个自己想写的话题或问题,以此来确定自己写作的主题。最高层次的思维锤炼是挑有争议的问题,然后严肃地写作。有了主题之后,信息从哪里来?于是你需要去阅读,通过阅读,找到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于是你开始对这些信息进行总结, 对所有自己读到的信息进行辨识,哪些信息是有联系的,在写在纸上的时候,你需要锤炼自己的词语,写出一段又一段话,段落连成篇章,篇章又连成文章。在此过程中你需要磨练你的词语,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更优雅地表达。找到合适的言辞并不容易,皮特森在回答中提到,他所写的《意义地图》中,几乎所有的句子都尝试几种甚至是几十种的表达方式,写出之后,花费时间琢磨哪一种更好,选择出自己所认为最佳的。你不能为别人而写。你不能为了别人开心高兴而写,不能为了自己的特定利益去写。写作是在挖掘、发现并塑造自己。当你为了图省事而是
鸟不会专门选左上角45°飞行,是摄影师选择这个角度拍摄,图片效果就给人一种昂扬向上、飞向远方的感觉。这件事情鸟本身不知道,它只是在飞行而已。为什么需要新的信息?摄影师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自己情感,积极的情感被赋予到照片上,于是看到照片的人也可能受到鼓舞,这是积极情感的一种传递。摄影师最初的积极情感可能是从其他方面获得的,ta在客观的鸟飞行这一景象中加入了自己主观的思想。于是真实的照片就被赋予了积极的情感,我们最开始会被这张特定角度的照片会受到感触,但如果把它挂在自己的书桌上,逐渐照片所承载的积极意义也被消解了,成了一张普通的照片。频繁使用的东西会成为我们生活中被忽视的常量。鸟的照片如此 ,我挂在冰箱上的型男腹肌海报也是如此。在初次接触的一段时期里, 我们在情感或者思想上还可能受到触动,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接触的频繁,这件外在的客观事物已经被我们主观化了。不确定性是有风险的。我们的世界中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已知的领域,另一个则是未被探索的领域。当我们要接触到未探索的领域时,我们所依靠的是自己已有的经历和他人的经验,他人的经验包括前人留下的文字等资料,从这些中提取总结出的模式,就是探索未
过去的三个月,我把手机的一屏幕设置成了空白。 手机一屏01手机的一屏是解锁手机之后的界面。我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但生活中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被环境引发或者自己习惯的延续。语文课上讲到一套卷子的小作文题目,漫画的主体是一只拿着手机的手,只不过手机有了很多“根”长在了手上。当时老师说,你们现在不觉得,等到了大学都是这个样,果不其然,从拥有了智能手机之后,它就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大概平均下来,过去的几年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平均下来都至少在4小时以上,加起来都至少有5000多小时,算下来真是很长的时间了。可以给自己找借口有时候使用手机是为了学习和工作, 但大多的时候都是娱乐,还不是彻底放开玩个爽的娱乐,而养成了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就拿出手机的习惯。解锁之后不加任何思考地穿梭于各个软件之间,当手机要没电的时候,两个小时以及过去了。而我却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在手机有了时间统计功能之后,就能从“屏幕使用时间”上找到时间都去哪个软件上了的答案,而到底做了什么,隔一个小时就完全记不起来了。把手机一屏的所有软件都移动到需要划一下才能看到的第二屏,是对这种无意识习惯的反抗。当我的手像是被控制了
还有两周就要过完2021年了,虽然每天都还是相同的风景,类似的事情,但我的的确确感受到了新年的味道。 时间节点01对于个人来说,不用特意等到时间节点才开始做自己想做事情。生命有限的生物才会思考时间。人会想自己要成年了,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了,也会想自己购买的车距离强制报废还有多少年。但这有限的时间对于人来说也是有限的,新年钟声敲响之后的下一刻和之前并没有什么区别,人生从来不飞跃,不用等待最后审判,日日都是审判。还有十几天就要迎来阳历的新年了,我虽然过去一年中都持有上面的观点, 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改变,想做就做了,拥抱了很多新的事物。又要到了这个人为的时间节点,按说不该有什么触动,今天回来的路上突然想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也有种很强烈的辞旧迎新的感觉。情感共振02人大多时候都是孤独的,而节日这些人为的时间节点,让人们有了情感共振,将自己融入了更大的群体中。我最近的感觉是这么来的:关注的博主发了自己的年度书单,微信群中的伙伴也都开始要做年终总结,路上的行人也都开始讨论今年还能不能回家过年.......城市化下的人们,现在更是迈进了智能时代,也不用集体耕种,也没有了大家族农闲时节的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plan your day that you would like to have.责任今年才真正认识到这样一件事情——自己是要对发生在自己身上大部分的事情要负责的。龙虾教授作为西方的“学术网红”,网络上对他的评价比较极端,有的人说他爆红的背后都是漏洞和话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投机取巧的诡辩者。而另一个部分的人则爱他爱到不行。我是后者。他是加拿大的一名心理学教授,之前做过很多份工作,比如医生、 加油站的工人,最后回到学校拿到学位之后开始在大学任教。前几年因为上传自己演讲和上课的视频到油管爆红,我也从他的这些视频知道他的。不同于很理性的心理学讲师,他的视频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张口就说个不停的他看起来非常“情绪化”。他指责现在的人的无能和软弱,指责他们拥抱虚无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邪恶腐蚀,指责他们在戏谑中逃避掉自己的责任。我能记得他说过的印象最深刻的话是:你要成为你父亲葬礼上最坚强的人。每每听到视频中的这一段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极强的临在感,身体都一震。爆火之后,各种报道都来了, 西方的主流媒体对把他划到“右派”中,认为他是父权社会的代表,沙文
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魂。——荣格 “无用”的遗愿清单01遗愿清单只是在安慰自己。上周在阅读了《或许你想找个人聊聊》,对其中的一个情节印象很深刻:艺术家 Candy zhang在2009年把新奥尔良一处的公共外墙改造成了黑板,并在上面留了一道选择题:在我死亡之前,我想.......几天之内墙就被填满了,人们留下了各种答案:在我死亡之前,我想跨国国际日期变更线;我想养一只猴子;我想做完全的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在大概五年前的时候就问过自己,并且记得当时还用两页的纸把自己所有想干的事情记录了下来,不过那张纸已经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探索了一下自己的灵魂,在遗愿清单上多加了几个很刺激的愿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死亡或者自己制定的截止日期也只存在了假想中。健康的时候我们尝试罗列遗愿清单为了让自己少一些遗憾,但实际上,我们却靠它来回避死亡,遗愿清单越长,在我们的想象中自己还能活的时间就越长。其实谁都不知道那一天会什么时候来。只要当身边的亲人朋友离开的时候,我们才会短暂思考死亡这个话题。否认机制02如果换个方式,把制定好的遗愿清单放到桌子上好好审视,然后要求自己
字不如其人,字如其心。外延与状态之前经常听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老师强调一定要把字练好。小时候把字如其人理解成为,字写得好看,别人对你就会有一个好的印象。一手好字,人会潜意识中觉得写的人颜值会高一些。后来我发现二者并没有什么关系,帅哥可能的字也可能很难看,更别说在父母的时代还有很多的帅哥美女都不会写字。但写得一手好字的确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字如颜值没关系,但我发现它和人的状态、心境很有关系。翻看自己之前的笔记本,心态不稳定,情绪有起伏的时候,字在大体上呈现出连笔、潦草、不被控制的风格;心情佳,心态稳的时候,字写的是一笔一划,整体上还算整洁。‘字体的好看与否,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改变的。所以上一段所说的字的形态和人的心境有关,都是个体状态下的波动,按照自己手写的字来表现心境的起伏。也就是说练过几年硬笔书法的人,状态不好的时候所写的字,要和自己投入时候写的字相比,不能拿到一个小学生写的作业面前,说小学生的状态不佳。智能时代不用手写了,但我们还和世界有其他的连接方式。到了现在,大多数提笔写字最多也就是签名,或者拿个电子笔在平板上写字。这时候字就不能见其心了。其实字只是人与外界交互,由人这一
两个月了,我的一次大扫除还未结束。坐下容易起来难如题,不要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坐下来。有些事情一鼓作气干完要比拖拖拉拉更省力气。比如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这件事。我在大约两个月前开始了一次打扫除,在进行了一个小时之后,外卖来了,于是就停止打扫,坐下来吃饭看视频了。这一停不要紧,再开始可就难了。由于我整理房间的计划比较理想,而实际操作的时候,遇到了这件衣服放哪里,那件物品要不要扔等各种问题,需要做的繁琐决策太多了。又是自己一个人住,没有所谓的卫生检查,没有外在的强制力量,且对生活也没啥影响,不过是把这堆东西堆放在角落,显得很乱而已。断断续续,之前收拾好的地方又开始重新乱了。于是就更不想整理了。书桌的整洁程度会影响效率和心情,这里的书桌其实应该扩大到所处的整个环境 。在房间比较乱的时候,我还是保持了桌子的整洁——把桌子上其他暂时用不到的东西堆到的沙发上,其实还是乱的。心流状态的时候还好,其他的时候余光能够看到的地方如果未整理,心理上就会不舒坦,有时候那一堆未整理的东西在我的背后,不能看到,但也能感知到,也是难受。这时候就想要清理一下,但是想到还有那么多的角落需要打扫,就觉得自己需要一下子完成的是“i
有时候焦虑、感到困难,或许是不想经过“i+1”。“i”需要加一01“i+1”是美国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理论:“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知识水平,“ 1” 代表学习者目前语言知识状态与下一阶段的差距。Krashen认为,学习者只有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时,才能有效提高语言能力。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使用的材料难度不要比目前的水平高太多,语言水平才更顺畅地提高。更顺畅的意思是不会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掌握新的材料。i+1理论我觉得也可以迁移到学习其他内容上去, i是代表自己目前的水平, 而增加的“1”则是学习的材料。经过很多次i+1之后就是自己想要到达的状态, 每一次的“i”都是前一次的“i+1”,就像是一头牛掉到了坑里,人往坑中铲土,牛抖身子,土掉在地上,牛想要得救,必须把每一铲子的土抖从背上抖下来,还需要把牛蹄从土中拔出来,把土踩实。人在学校学习既定的科目,老师一般都是按照i+1的难度往上增加,所以在老师的带领和较为科学的教学规划之上,学生都能达到一个目标水平。而学校没有教授的知识或技能,没有了清晰的难度递增的学习规划,很多人就
至今还记着高中历史老师的一句话:你要近视了的话,就戴上眼镜。看东西吃力,脑子是会转得慢的。看清楚01脑子转的块慢,好像和带没戴眼镜没有啥关系,但细想一下历史老师说的是有道理的。还记得打球眼镜被砸坏,没得及配新的眼镜。除了看不清,伴随而来的还有好像我的听力也下降了,脑子因为要留出带宽去猜测老师说了啥,写了啥,自然就不能在最佳状态思考问题了 。戴上眼镜,看的清晰,脑子也不会因为需要猜字而慢半拍了。历史老师总是在强调,学习的时候,要把可以解决的外在问题先解决了,近视了,去配眼镜, 上课听不清楚,就往前坐。不要让这些因素影响你的思考。让自己处于自己能够处于的最佳状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阻力自然就小了。当然也不要苛求自己一定要在完美的状态才可以开始,不要求买最好的文具和最贵的跑鞋,但上课最好还是有可用的工具, 跑步至少也要有双鞋子。在上课之前,实在买不到文具也不能苛求,这时候就单纯用心听课就是最好的。在中学时代,还没有云笔记,都是手写, 上课记录的笔记如果过于潦草的话,自己课后还真有可能看不懂,及时能看懂,也要比阅读打印材料要吃力。所以又想起来了老师的教导:字尽量要写得容易识别,是为自己好。重新开
所谓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把自己忽悠了。吸引力法则可靠不?01吸引力法则在一些情况下有用,可能是坚信吸引力法则的人自我效能感更强烈。所谓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积极,那对外表现为比较自信,对把事情后做成很有信心。《贪婪的多巴胺》中提到有一个科学实验是这样的:多数时候,如果我们处在环境中,会模仿与我们交流的人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用手触摸他的脸或者做出什么手势,另一个人也会做同样的动作。但是当涉及到控制和顺从的姿势时,我们则更倾向于采取互补的姿势,也就是说对方如果变现为很霸道,我们则会倾向于更顺从。当别人对做成一件事抱有很高的期望时,我们无意识就会屈服于他们的意志,给他们让路。这样他们的自我效就会得到充分的表达。我们的大脑之所以会进化成这样,人类行为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参加一场你完全无法取胜的比赛是不明智的,还可能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中。乔丹皮特森被称为龙虾教授,也是因为他推崇人也应该在姿态上向血清素强的龙虾学习,要昂首挺胸,在外在上显露出自己的气势。吸引力法则当然不是万能的,它在脱离了现实情况,还允诺人只要想要达成一个结果的欲望足够强,那你就能做到。这当然是不
答案是没有办法买到一个真正的吻。真的假的不一样01写这篇的灵感来源是纳瓦尔的一个推文:You can't buy a real kiss .这句很普通的话,之前也可能看到过类似的,但处于现在的我却很受到震撼。是的,你没有办法买到一个真正的吻,就像不能用钱买到真正的爱情、友情、亲情一样。当然不是说钱不是好东西,钱当然是好东西,是凝固的自由,是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这句话点醒了我,世界是被限制的,你必须通过既定的途径来获得一些东西。企图对自己说慌是毫无帮助的,你可以装作在club里,音乐酒精荷尔蒙刺激下的异性的吻是出于爱,而实际真正的吻看起来也是同样步骤同样的温柔。但你是知道自己是在骗自己的,且永远也不会拥有那种体验——毕竟物质决定意识,咋幻想都不真实。做领队的时候,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旅行结束,回到北京,大巴车开到北语的南门,大家下车拿行李,在离开的时候和你拥抱告别,道声感谢。因为我清楚的知道那一刻都是真的。保持真诚02张潇雨老师在播客中讲过这样一句话:你完全真诚了,就是无敌的,没有任何人和事情可以伤害到你。在网上有一些人顶着别人的照片进行网恋,甚至还给自己编造了有趣的身份和经历,这可以称得
无聊是一块“温暖、灰暗的布,里面却有耀眼夺目、五彩缤纷的内衬”,“当我们在做梦时,我们便包裹在其中”。我们置身于“它内衬上的阿拉伯式花纹上,感到熟悉而惬意”。舞蹈的发明01最近在看一位韩国的哲学家韩炳哲写的书,其中个观点很有趣。舞动可能是这样诞生的:一个人在行走无聊,又没有办法摆脱无聊,没办法像现代人一样听歌、听播客、打电话聊天,他就会变得焦虑,烦躁地转来转去,急切开始尝试各种可以驱赶无聊的活动,甚至是重新发明一种走路的方式——可能就是舞蹈。在行走时候的深度无聊的激发下,人可能会把行走步伐改为舞步。如果舞蹈没有被发明,在现代社会的节奏下或许需要更多的时间吧。在韩炳哲看来,现代的社会已经从福柯的规训社会变成了功绩社会,也就是借由自由、自我 完善等观念植入,让社会中每个个体都将追求效率,追求所谓的“更好的自己”内化。和笔直的步伐相比,动作花哨的舞蹈就显得过于铺张浪费了,非常不符合绩效原则。福柯的规训社会由医院、疯人院、监狱、营房和工厂构成,都有一种高于个人的力量督促着 人们达到既定的目标。韩炳哲的功绩社会则由健身房、办公楼、银行、机场、购物中心和基因实验室构成。我们不再是“驯化的主体”,而
"磨损"这个词在我的脑中晃荡了不止好几周了,刚回到家,和高原米玩了一会,思考着今天要写什么,它就又冒了出来。执行中的磨损01磨损字面是东西用久了,外表变得粗糙、破损。但我感受到它冒出来的时候不只指物理层面的磨损。对象多了,层级多了,磨损就容易出现。几个月前,北京某个小区发生了一起火灾,楼下的住户把电动车电池拿到室内充电,电池起火,连累了楼上一家五口遇难,充电的人倒是逃了出来。北京其实一直在宣传电动车的充电安全,这件事发生后,冲上了微博热搜,官方好像出台了政策。大概近一个月后,我住的小区才开始统计住户的电动车充电情况,考虑在小区内,安装充电桩。政策的落实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理解,被基层的人员贯彻的程度其实也是被磨损了,因为我登记完了之后没有任何的通知了。并不是批评抱怨什么,只是单纯觉得这个例子第一时间就让我想到了磨损这个词。磨损这个词可以用很多词来解释——滞后、不彻底、不完全等等。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磨损更是随处可见。说好的要好好整理下房间,结果两周过去了才收拾了不到四分之一;每次想很多,写下来的时候,一些脑中的内容和感受都不知跑哪里了。磨损的出现是因为有阻力在,也可以说是我们要做出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吃脑花的人,另一种是还没有吃过脑花的人。猪脑花01今天和朋友吃火锅,尝试点了一次脑花。第一次听说脑花这种食物,还是四五年前学校附近的山城辣妹子火锅店聚餐的时候,不过当时看到了脑花的外形,觉得非常像一个缩小版人的大脑,有点渗人,没有吃到嘴里。之后很多次在北京吃火锅就自然把脑花忽略了。今天终于尝到了半个脑花,蘸上辣椒粉,没有一点腥味,口感有点像豆腐,但要比豆腐更加柔和,在火锅热汤里烫了半小时的脑花,闻起来还有点烧烤的味道。其实除了猪脑花,还有鱼脑花、兔脑花,不过这些动物的脑花单个体积太小,还不好完整取出来,相比之下,猪脑花做为一道单独的菜,要合适的多。所以一般说脑花的时候,就是指猪脑花。脑花的四分之三都是水, 还有百分之十的蛋白质和百分之十的脂肪,没有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所以口感特别柔和,还富含钙铁磷等微量元素,营养是十分丰富。大多数人不尝试脑花,我猜测可能是两种原因,一是没在成都重庆,其他地方的火锅一般没有脑花这个选项;而听说过脑花且能吃到却没有吃的,可能是顾忌这道菜的外形和脑子这个部位,就像有很多人不吃动物的内脏一样。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吃脑花的人,另
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我希望巨人不是溜肩。造轮技术被藏着01重新造轮子,不是要重新发明轮子。轮子的发明是人类技术的一次飞升,圆形的车轮大大提升了人类搬运物品的效率。轮子的核心就是它的形状,被人看到了,就很容易能够模仿。但现代技术的复杂,制造出的产品背后就如同一个黑箱,不可能一眼被别人猜到新技术的原理。加入世贸协会,中国本着市场换技术,提升国内技术能力的目的,允许外资与中国企业合资成立在中国的新公司。政策放松,加强交流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企业的技术水平的提升。但技术的大跨步前进是靠“拿来主义”实现不了的。“天真的”发展理论还是自由市场的发展理论,它们一个共同的理论前提都是把技术看作可以自由获得的公共品。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中,技术进步是伴随着设备投资而自然发生的事,而创新表现为生产函数的移动。由于各种要素(资本、劳动和土地等)的相对稀缺状况(禀赋结构)决定要素价格的比率,并因此而决定最优化生产的资本/劳动比率水平,所以劳动力较便宜而资本较贵的发展中国家应该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从这个逻辑出发,创新只能是发达国家的事,而发展中国家可以随着自身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去从发
休年假了,好好解决一下打字问题。 sooner or later01死磕一本书可能会很枯燥 ,同时开几本不同类型的书则轻松多了,能够在不同状态下来回跳跃。博主王川写过:“英国经济学家 Tim Harford 两年前讲过一个"如何更有创造力"的秘诀:就是慢慢的,没有时间压力的同时做多个不同的项目。(slow motion multi-tasking)有统计数字表明,最成功的科研者,平均而言,最初发表的一百篇论文里,大概切换了四十三个不同的课题。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爱因斯坦 1905年发表了四篇重量级的不同课题的论文: 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布朗运动,和 e=mc2。”在接受了这个说法之后,我在平常生活中也经常同时开很多个项目,虽然在进度上可能没有集中精力搞一个快,但总体完成速度要快,且状态比较舒爽。所以为啥是”迟早要还的“,因为有些事情是不一样的。比如打字。小时候的微机课没有好好听讲,所以十几年来我的打字指法都是错误的,几年前想要重新学习改一下的时候,因为懒,搁置了,想着慢慢能改回来。但随着时间的积累,错误的习惯反倒一直被强化。感觉欺诈02不论是哪门哪派的指法,打字时
醋泡白豆
要有勇气、看到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