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偶然通过一篇博客,发现一位非常有趣的博主,恨不得把 ta 的个人网站上的所有文章全读了。也确实做了,比如 Derek Sivers 、Neel Nanda、Randy 等的博客。🔺使用电脑浏览器阅读博客的过程中有几个小障碍:1. 做笔记比较繁琐 2. 容易点点链接就跳转到其他网页摸鱼去了3. 转换地点,没办法用电脑的时候,手机太小,iPad 网络在地铁太差。且移动端没有翻译插件,有阅读阻力。🔺于是前段时间探索出一条针对特别喜欢的外语博主blog 的双语电子书制作流程:1. 打开浏览器安装 「epubpress 插件」2. 打开博主的个人网站,将喜欢的 blog 都在一个浏览器中打开3. 点击 「epubpress 插件」,选中要制作电子书的文章导入,制作并下载 epub 格式的文件4. 打开 「沉浸式翻译」插件——更多——制作双语电子书—— 上传刚下载的文件——点击插件进行翻译——下载电子书5. 在本地用微信读书打开🔺这样更能融入到我的个人阅读流程中去,有这些好处:1. 随时随地阅读,微信读书自动同步多个移动端2. 微信读书的高亮划线,可以使用 Not
番茄闹钟式的几十分钟工作或学习 + 十分钟休息,这时候我们的思维很像地铁,在既定的轨道上行驶,无需担心行驶过程中撞上杂物,到站、停车、上人也省心。频繁打开手机、惯性刷刷社交网络的工作或学习,思维很像公交车,需要放相当一部分注意力在马路的车辆和行人上,很累。有时候还可能堵车(完全按被其他信息流吸引)。要开地铁🚇,尽量不开公交车🚌。具体怎么办呢?我最近到探索比较有效的三个小技巧:🔺1. 填写「番茄闹钟问卷」不明确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容易走神。写下自己要做的事情,像是给自己的思绪「挖沟渠」,让水在自己修建的渠道中流,不至于洒一地。我具体的做法是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表单,表单有两页:a. 开启一个番茄钟之前填写,写下自己接下来 50 分钟内要做的事情、量化标准等b. 结束一个番茄钟之后填写,对过去 50 分钟完成情况做个微小的记录对我十分管用,比单纯用 Forest 之类的软件要更有帮助。额外的收获是表单收集完毕后,还可以关联一个 Excel 表格:a.看着很有成就感b.确实能够进行复盘🔺2. 使用番茄🍅闹钟计时器使用倒计时器也可以,有一个外在的时间统计工具,让自己以「客观」为标准,不至
「先动屁股」「屁股决定脑袋」,人的当下利益归属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买了房子的人,各种找理由看看涨房价,没有买房的人,坚信现在上车就是血亏,之后肯定会降下来;新事物的出现,最开始的先行者往往是新事物的「发烧友」,发烧友最先进入后,占据了一部分的先机,比如早期很多购买大饼的人,成为所谓的「千币候」「万币候」,后面我们接触到加密货币抗拒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确实和自己理念背离,或者就是觉得是一种旁氏骗局。对「先行者」的获利不爽,不想给他们「抬轿子」。对新技术的恐惧。Chatgpt 2022年11月30日上线,我也有种「抗拒感」,不过很快就使用「渐进挪屁股大法」克服了自己的偏见:先往其中投钱——🪜等各类服务都买好,后续新模型 Chatgpt4 上线的时候,也立马充值。6月份还购买了一份几百块的 Chatgpt 开发课程。当自己的部分利益已经在其中的时候,自己会不自觉开始关注这些信息——毕竟一个月充值了 20 刀,不问几个问题就太亏了。在使用 Chatgpt 近两百多天,问了至少上千个问题之后,我来分享一下 Chatgpt 在我工作、生活、学习场景中的具体应用方式。首先,我个
大家 2023 年好, 鸽了三个多月,我重新开始写周报了!尽量每周一更新。周报四个栏目内容不变,题目稍改了一下:一周复盘、白在读书、每周一图、白在尝试 。🤔一周复盘1. 三个月发生的太多,还是就回顾就近一两周的事情吧。过年回来睡眠质量很差,克制不住把电子产品带进卧室,每晚都是在无意义的信息流中晕睡过去,第二天经常性头晕脑痛。遂购买了文石入门版的墨水屏阅读器,作为一个过渡,晚上只带阅读器进卧室,效果略有改善。2. 工具影响行为。这两周折腾了一下 readwise reader 这款 All in one 的「稍后读」软件和 logseq 双链日志笔记软件。两款软件都不错,现在我博客、长推、newsletter 都迁移到 readwise reader 进行阅读,书籍阅读还是以微信读书为主;大部分写作记录迁移到了 logseq ,在博客写了一篇试用 logseq 的记录:《初试 logseq 双链笔记,我打算放弃 notion 》。3. 刚回京不久,和庞桑、Lucien、Kevin 约了饭,后面周末开始加班。在这篇博客:《与人聊天的美好》的影响下,尝试了线上视频聊天,带着高原米约见了电饭煲
Ali Abdaal 油管近 300 万粉丝,学习方法、效率博主。看到他一条推,说是「重读、划线、写笔记」都是让自己感觉很高效,实际没太大用的学习方法。遂用新账号薅了 Skillshare 的羊毛,把他在上面 4 小时 30 分的课程倍速听完了。高效学习的核心是 Active recall 、Spaced repetition,即「主动回想」和「间歇复习」 。以下是我根据他的分享,对自己学习体系的调整:1/ 不再重读笔记、高亮,而是建立问题清单,主动回想,间歇复习。阅读还会保持划线习惯。划线会让我在读的过程中更专注,不再重读划线,而只是用于导出和备份,使用浏览器插件一键导出高亮到 notion。既往导出的三百多本书的高亮划线,都堆积在 notion 中,即使有简单的总结,也没再能打开第二遍,年初整理五十多本的笔记就已经累的不行,且大脑理解并没有更加深入。目前在试用 logseq 双链笔记软件,自己写的阅读笔记切换到 logseq,每本书的读后笔记小部分包括:三句话总结、阅读原因、阅读后实践、是否推荐给朋友、问题列表。使用 logseq 的 query 搜索,能够在一个页面调出
logseq 让记录阻力减小试用一周 logseq ,我决定放弃 notion ,把大部分写作工作搬到 logseq。 logseq 是一款本地储存数据,支持 Markdown 语法的双链笔记软件。我最近很少打开 notion ,因为输入阻力很大——无法分类的闪念在输入前需要思考放到 notion 的哪个页面?纠结中就随手记在 flomo ,而 flomo 不适合做体系笔记的整理,有时候还需要复制粘贴到 notion ,非常麻烦。而 logseq 最大创新是使用「日志」的逻辑,极大减少输入阻力。像记日记一样记笔记。打开 logseq ,占据页面最大的是「日志」,其 title 为当天日期,每天一个空白的「日志」期待被填写,可以在此页面上记录任何信息。问题来了,如何梳理这些堆积到一起的信息呢?使用「页面」和「标签」功能更好整理信息。当你建立自己的信息体系后,就使用 query 语法自动搜索并归类所有输入的信息了。假如你熟悉 notion ,logseq 中的「页面」就相当于 notion 中的 「Page」,不过可以作为文字插入到笔记的任何位置,就像网页的超链接;而 logse
醋泡白豆
要有勇气、看到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