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别喜欢一个作者,我刻意设计,让 ta 每天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Derek Sivers 是我特别喜欢的作者之一。他的文章真诚、有趣且简短, 自从偶然发现他的博客,我几乎天天受到他作品的影响。 初期是上头,连续几天一口气读完他 20 多年写的博客; 接着是触动,读完所有博客,又购买读完他写的所有书, 又写了自己的读后感, 有机会就推荐给朋友;又主动发邮件建立联系,在他来中国的时候,差点能够面基。 然后是模仿,模仿他的网站、笔记、NOW 界面。 现在是刻意设计,持续让他的文章出现在我的注意力中。比如: 1、 在每个番茄闹钟倒计时结束后,电脑会自动随机打开一篇他的文章。(相当于是《福格行为模型》中完成一项任务之后,给自己的奖励!) 2、 在固定时间,让电脑随机自动随机打开他网站上的任意一页 3、 把 Anki 当做阅读软件, 把他所有的 400+ 篇文章制作成了 Anki 卡片 新的信息不等于重要的信息, 已经知道自己会被哪些信息触动,就可以更多次去接触这些信息,而不是做信息饕餮。 我喜欢重复, 李笑来在 1000h 项目中提到建立稳定神经元链接需要重复 5000 次。 同样的信息重复多了不会烦吗? 会。 但 Sivers 20 多年创作的东西足够多且有趣,我引入了「随机性」,(启发来自《运气的诱饵》),带来更多惊喜和乐趣,不知道偶然会复习到哪一篇,如果刚好自己做了类似的事,那共振感就太强了。 之后使用 Anki 制卡,又引入了「测试性」, 他的每篇博客都在 400 字甚至更短,都简明表达一个观点,于是我卡片的正面是博客的题目, 反面是 Ai 生成的总结,原文和原文翻译被折叠起来。 也不苛求非要记住,就是想要时常被触动。 正 反 关注什么是可以自己设计的,You are what you focus on. 相当于给足够的时间,我可以「设计」自己。 走通了 1000 本书的制卡,让我意识到其他类似的信息也可以同样处理。 1000 张书籍 Anki 卡的问题在于,仅凭书名生成的内容可能有错误,那么如果我给更多的信息,Anki 卡的内容也会更准确。 于是在产生了,我要把 Derek Sivers 每篇文章都制卡的念头后, 虽然不会写程序,但 Ai 降低了行动阻力,我只要告诉它需求,它就会我些可以尝试的路径。 然后 400+ 张卡,不到几个小时就搞定了。 1、 告诉 Ai 我想要的结果,把 Sive.rs 网站上每篇文章都爬下来,且依次放在表格的一列中,这样我才能利用飞书多维表格的 Ai 功能批量总结和翻译,以及才可以批量导入 Anki。 Ai 帮忙写了 Python 脚本, 十分钟爬下了所有的文章,并生成了一个 Excel 文件。 2、 把 Excel 文件上传到飞书,进行类似 1000 本书制卡的处理。 文档也分享一下:https://auwwgc2fnl.feishu.cn/wiki/N4how6wn2iRB8wkh8jKcHWkjnAf?from=from_copylink 3、 Ai 写个 Anki 卡片模板,批量导入,制卡完成。 最后为了让朋友体验一下随机跳转的感觉,把朋友和我喜欢的几位博主的信息做了个随机跳转页面: random.baidou.work 当然输入网址,都可以随机跳转到他们的任一文章,不限时间,甚至可以穿越到十年前: https://random-sivers.vercel.app/ https://random-wangchuan.vercel.app/ https://random-dongdong.vercel.app/ 如果不想点击呢?使用这篇中提到的特殊闹钟法,配合 Ai ,就可以让电脑自动去做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