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 AI 都能生成网页代码(HTML),非程序员也能用 AI 制作简单的互动网页。有的 AI 工具内置了在页面上自动渲染 HTML 页面的功能,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截图做简单的海报。随之而来,痛点出现了:如何更快把这段代码变成一个能发个朋友的链接? 如何更便捷保存这些代码网页,更快速找到呢?年初,在归藏老师那里看到了可以直接粘贴代码就直接预览并分享的 youware ,非常好用。不过粘贴后,自己的代码就看不到了,现在 youware 这个功能也限制用量了。另一个类似的网站 32kw.com (HTMLgo)也限定了一定的权限(刚刚得知是向阳乔木老师的网站,特加附注)。 不过最近,我发现在飞书多维表格中,借助「网页自动部署」这个免费的字段捷径,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个单元格中粘贴 HTML 代码,旁边的单元格就能生成一个可分享的网页链接。这样既能够保存代码,也能够有分享链接,减少了很多阻力——再也不需自己打开编辑器粘贴 HTML 代码,保存为 HTML 格式的文件,再用浏览器打开了。平替了 HTML 在线托管和分享工具的最基础功能。更有趣的是,可以利用飞书表格中内嵌的
上周三很兴奋,得益于一个观察和尝试:我用 20 分钟配合 Ai ,几乎完成了一整天的工作量。而且结果百分百比我纯人工更好。我的任务是:把已经做好,但未最终定稿的一本近 200 页的宣传画册,做个详细的思维导图,要细致到每页的具体内容。有了思维导图,可以更高效和客户调整、确认。所以这个思维导图后续还需要可编辑。每页至少有4 张以上照片和描述,而且我还需要把这页整体内容进行总结,200 页, 很机械、很要命,每页 2 分钟,至少需要我 400 分钟, 5 个多小时。能懒则懒,开始想着是否能借助 Ai 减少些工作量。于是,开始尝试探索: 1、我想要一个能够编辑的思维导图,可以用 Xmind 或者幕布2、去 Xmind 和幕布,发现它们都可以导入 Markdown 文件3、问 Ai 知道了 Markdown 形式的纯文本可以变成思维导图!4、思考我的需求: 可以把长文本多图的 pdf 文件作为输入的 Ai ,还得聪明些,遂想到了 Google 的 Gemini 5、喂给 Gemini 2.5 pro 全部的文件,沟通清我的需求,Gemini 在 5 分钟内给我了
写在前面其实不是最近做的东西,是在年初的时候做的。已经使用了半年多,感受还不错。 行动带来更多行动, 一时兴起重新更新文章,就不想断掉,最近尝试新东西的文章还没写完,遂想着回顾一下自己做「旧东西」的过程。2025年1月25日,我复习到一张Anki卡片,大意是:警惕多媒体,图片和视频会影响人的情绪。观点有些极端,但有一定道理。我觉得自己在刷微博的时候,「多媒体类的信息」,除了会影响我的情绪,还经常让我刷微博的时间增加了不止一倍。毕竟所有社交媒体,它们设计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尽可能花更多时间在上面, 所以或许我可以尝试把微博变成「纯文字版」。 把这句话的理念,「翻译」成具体的行动,读了东西,切实去实践看看。 于是当天就用 Ai 做了一个浏览器插件, 打开之后就能屏蔽掉微博所有的图片和视频,效果如下:做个简单落地网页,大家感兴趣也可以下载试试:纯文字微博插件 weibo.baidou.work下载后加载解压包,点击确定,就能刷到没有图片和视频的微博了。不过有个 bug, 需要登录后再打开,因为如果登录前打开,会自动把扫描登录网页版微博的二维码也给屏蔽掉。目前还特别粗糙——比如
拼好 1000 张书籍封面的照片墙之后, 我感到些许恐慌。 不是因为没有读过它们。 恰恰相反,每一本都投入了数小时, 甚至数天的时间,现在却感觉至少忘记了 90%。 「读过很多书」和「拥有很多智慧」之间,隔着一条「遗忘」的巨大鸿沟。 趁着用 Ai 拼照片墙的激情余热,以及被硅谷王川「GPT 的技术,相当于可以让极少数人具有超大规模处理非结构化数据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层层叠加爆发出的生产力,看不到上限。」这条微博的启发。 我设想的,一种长期复习自己读过 1000 本书的场景, 终于在几个工具配合下,几个小时内就实现了。设想是: - 在间歇性复习软件 Anki 中,制作 1000 张书籍知识卡。 - 复习的时候,正面只给我看书的封面,强迫自己- - 回想关于这本书的一切。- 尝试回想之后,点击按钮。- 反面是关于书籍内容总结、作者介绍、特殊之处等等。还可以一键跳转得到更多这本书的信息。就像这样:已关注Follow Replay Shar
问卷是一种对话电子问卷或表单(Forms), 一般用来向大家收集信息,设置好问题,让不同人填写。比如我最早接触的问卷星、报名表单,都是如此。如果查看后台,就会发现收集结果会自动汇集成一张表格,列为各项问题,行是不同的人。表格结构性强,后续无论是分析数据、做图表展示都非常方便。传统表格输入是单一维度的过程,对照横轴表头,一行一行填写;问卷的形式则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形式, 将输入转变为一种对话。如果问卷所有填写人都是自己呢?三年前,脑中突然冒出的这个问题, 启发我找到了现在每天用得最多的工具。问卷的所有填写人都是自己,那它就成了一份独家问卷,实际是一种非常强大的个人追踪工具。问卷填写人只有自己, 不代表问卷只被填写一次。 不同时间戳上的自己, 有很多个。过去 3 年, 我把问卷作为了一种个人追踪记录工具。制作了 20 多种问卷:1、番茄表单问卷——每个番茄闹钟前后填写2、朋友见面问卷——每次朋友见面后填写,记录时间、地点、 干了什么、聊了什么等3、会议纪要问卷——工作会议无论是否要求写会议纪要,都会顺手填下4、情绪波动问卷——有比较大的情绪波动时填写5、编程
临时加班到 10 点,写完就周一了,大家好。本周是我开始 coding 的第三周,来更新了🌃!freeCodeCamp 课程平台 JavaScript Algorithm and Data Structures 课程的 Basic JavaScript 部分(60/113)《Head First JavaScript 程序设计》500/628 。下载 VScode 并安装六个辅助性插件。Chinese:中文环境Live preiew:实时预览 HTMLMarkdown PDF:在VScode码字Prettier:代码自动美化vscode icon:美化图标Wisen Translate:鼠标悬浮翻译 4. 逛技术博客,发现一个没有任何编基础的姑娘,发起并完成了《180天建180个网站》项目。5. 复习 HTML CSS anki 卡片,并制作了 10 张 JavaScript 新卡。-网络应用程序为了更容易建立,分离了功能与内容。内容就是网页上额 HTML 代码,它提供网页实际上如何拼在一起的结构,同时也是网页上所有数据的家;外观就是网页上的 CSS 代码,决定网页内容的外表
周日,大家晚上好。本周是我开始动手 coding 的第二周,来更新了🙇!1. 本周五的时候拿到了 freecodecamp 的响应式网页设计证书,共完成了二十个项目,其中 15 个项目有指导的学习教程,5 个为测试项目,根据示例做出符合要求的网页(放了几个成果在文末)。2. 配合着阅读的书《head first html 和 css 》也通读完了第一遍。开了 100 页的《head first html5 programming 》。3. 把博主康文昌的所有视频都转换为文字过了一遍,但发现这种编程教学性质的视频还是配合画面食用更佳。跟着教程,写出还不错的网页,拿到证书,个人的成就感还是很足的。 总计敲代码的时间28小时。-html 和 css 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编程语言,html 的全称是: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css的全称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即层叠样式表 。html 确定是页面输入内容,而 CSS 则是通过规则,高效地对网页布局进行美化。使用两者能够设计出静态的页面,做出
我决定开始学编程,自己动手敲代码。拖延近六年,终于开始行动。Derek Sivers 的网站加载基本无需等待,秒开。速度着实在让我羡慕。他网站上所有页面基本都是「纯文本」,简洁优雅,正是我心中理想的个人网站。Derek 把自己 350+书的阅读笔记「开源」到个人网站上,在这启发下,我照葫芦画瓢,根据一系列文字和视频教程,用 WordPress 的模板搭建自己的笔记网站。页面加载出的瞬间,很有成就感。但大半年的时间,我一共更新了九篇读书笔记。后天管理繁琐,个人也不是很喜欢现用的博客模板,页面显示信息量小,且加载速度有时很慢。正好是从零开始学习一项技能, 按照 《show your work》的精神,我打算把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都更新到公众号。这系列就叫「白豆编程记录」吧。分析一下自己目前的优势:心理状态改变: 现在开始行动,到三十岁就至少有五多年的 coding 经验。各类资源丰富:书籍、影视、游戏、在线编程网站,还有可以求助的朋友,完全足够自学。阅读能力达标: 从去年到现在,阅读了至少十本计算机相关的书。写作习惯养成: 写了一年公众号,抵触感基本没有,搭建起自己的笔记系统,学
写在前面笔者在建立个人网站之前未接触过编程,偶然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有位国外的博主Derek Sivers把自己读过的书做的笔记放在了自己的网站上,比尔盖茨也有个专门的笔记网站。恰逢双十一阿里巴巴的云服务器有特价活动,于是就了自建网站的念头。(链接见第四部分)通过互联网十几篇图文教程和几个视频教程,以及朋友的答疑解惑,搭建了一个个人博客网站,建站成功之后很是激动。当然做出来的网站页面很朴素,是套用的免费模板。但作为一个分享笔记的地方是足够了。从购买云服务器到上传成功笔记,耗时一个多月。首次建站,遇到问题就搁置,耽搁了很长时间。实际搭建时间,应该不到半天。打算以现在的视角给当时的自己写份指南,也分享到公众号,供有兴趣自己建站的小伙伴参考。这篇文章主要分以下四部分:1、开始前的几点建议2、建站准备:了解流程和概念3、建站七个流程4、需要用到的网站和软件的地址开始前的几点建议:1、要有信心。现在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网络上的信息完全可以让一个不懂编程的人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2、要有耐心。自建网站并不难,只是步骤比较多。分解任务,一步步来,每一小步你都是可以做到的。如果觉得有难度,继续分解任务。3、
醋泡白豆
要有勇气、看到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