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朋友们问过多次「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根据自己的需求,重新评估发生上我身上的事,和合理化我做过的事,构建起一个对现在有用的自我叙事。这是我当下的回答。换句话说,大多时候很自恰:不好的事儿来了,我大都能用各种外门偏路子,把现在不能改变的东西,让自己觉得是有利于我。甚至能把和自己没太大关系的,强行融到自我叙事中去。前段时间,朋友发我一个「豆」字的变化视频,「豆」原来指盛放食物的器皿,后面演化到多指豆类。起「白豆」网名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样解释。现在知道了,那因为这字儿有过的含义,让我的自我叙事更自洽了——「豆」原来是盛食物的,证明肚子有货,可以产出有价值的粮食。图源:鹿鸣新礼记当下可以改变过去,未来可以改变当下。这种重新评估、构建对自己有用自我叙事的方式,让我更自恋,在心里有一个自己为主角的故事。有故事很好, 让各个时间上的我整合起来,更有连续性。《情绪》提到,每个清醒的时刻,大脑都会根据过去的体验,形成概念,指导行动,赋予我们的感觉、动作以意义。从自己的体验构建感觉,这个过程,就是我可以慢下来,刻意进行「重新评价」的阶段。如果最初发生在身上的都是好事,那自然就会有一个很积极的心态
给自己的待办事项「打分排名」这是我开始实践一种新的待办优先级系统。做事过程往往不消耗,消耗的是:有那么多事情,决定做哪个,以及开始做之前的内耗。我尝试了很多整理待办的方式,各类软件 todo 、滴答清单、笔记软件中设置到期的清单,各类媒介:在电子设备上、在白纸上、在家里的墙上、甚至是录入到家里的智能音箱中。但效果都不好,但待办的事项在持续堆积,已经做的事情往往也都不是特别重要,甚至都不是自己长期想做的。「如果说有一种积累灾难的配方,那就是把最好的自己奉献给最不重要的事情,把最坏的自己奉献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我还有很多「脚手架」复盘,不至于这么极端,但确实优先级管理一直没有做好。本次尝试:每次录入待办事项时,凭借直觉给任务按照「直觉重要性」「可累积可复用度」「完成之后的兴奋度」「杠杆网络效应」这四项进行打分。(录入还是使用飞书问卷)在表格中加入「加权优先级分数」,具体权重是:=(直觉重要性 * 0.25) + (可累积可复用性 * 0.35) + (完成后兴奋度 * 0.15) + (杠杆率网络效应 * 0.25)。然后按照加权优先级从高到低,自动对任务进行排列。核心理念1.对待办事项打
「死线」提高写作速度,多多给自己定「死线」,加快「版本迭代」没有截稿日期,就没有阶段成品,这是我写东西最大的感受。截稿日期意味着在固定的时间内,向外界交付自己的成品,如果没有它,我应该产不出这么多文章,因为写作并不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且并没有外界硬性的催促,很多灵感创意就会因为所谓的「完美主义」和「拖延症」永远处于在优化的阶段。有了截稿日期,相当于给自己定了文章「发布」的节点,以此为倒计时,推动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创作出一篇比较完整的作品。它让人挠头搔首,无论怎样就得攒出来一看上去完整的东西;它又让人踏实前行,迈过它之后自己就真的有了阶段性的作品,能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修改优化。如果它太远,我们就会因为帕金森法则浪费掉很多时间,甚至拖延到被截稿日期砸死——产出失败、产出凑数的文章。我觉得解决之道,是给自己设置更多的「死线」。.「死线」是掉进深坑牛牛的救命落土。为了赶今天的共读输出截止日期,我强制自己坐在桌前开始写东西,写着就有一幅画面浮现脑海。具象的画面:一头牛掉进了深坑,里面没吃的,它要出来。多给自己设置很多阶段性「死线」,就像有人往坑里拿铁锹铲土,牛被落下的土打到背上,抖抖背,坚持下,
系列前篇:《我是如何用「笔记」对抗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浪潮」?》不要打造完美的第二大脑,而是多精进第一大脑。所谓的「第二大脑」仅仅是协助第一大脑在思考时候的辅助工具,解放一些大脑带宽。可以把构建第二大脑的「笔记」看做一种网页 cookies 缓存,或是做数学题时候的辅助线。更具象化地说,笔记可以是卡扣,可以是电力工人爬电线杆时候穿的那双鞋,只能能够保证灵感不丢失,自己不往下掉,而自己切实的动脑理解、联系、思考,才能让自己往杆子向上爬。过于依赖笔记软件所构建的「完美第二大脑」,南辕北辙,还会减慢自己大脑的思考速度。这就像为浏览器安装了完备的各类插件——翻译、剪贴、Ai 总结等,却没有升级电脑本身的硬件,有时候这些个插件可能卡死,运行不起来。1我对笔记看法的转变今年,我对笔记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当然,之前文章的方法论也持续在应用,但目的已经改变,不是建立一个完美的第二大脑,而是把笔记作为方法,把让第一大脑更好思考作为最终目标。因此,自己的笔记系统看似混乱,看似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大脑能够有条理地思考,有条理地写作。笔记是文字等信息载体的组织形式,什么情况下需要记
英语口语能力是一种技能,需要在特定的时刻和场景下发出有「有意义」「连续完整」「尽量符合语法」的「声音」。技能需要刻意练习,练习需要持续性的时间、精力投入,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努力程度要大于自己的阈值」,就要对自己的练习计划进行刻意的提前设计。设计行为路径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通过以上对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分解出几个具体的问题。要达到怎样「展示」,就私下怎样进行「练习」。职场场景下的口语能力提高,降低了部分难度,因为场景有些是固定的:1. 自己工作内容向上或公开汇报2. 对于各类项目和客户进行沟通3. 若工作语言是英语,则有日常的交流寒暄可见很多场景都是基于自己的工作项目内容的发言,因此我们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针对性进行练习。如何知道自己目前的口语水平呢?我最近探索出来的一个方式:打开手机飞书-飞书妙记,合上任何其他资料,「逼迫」自己讲出所有能讲的。飞书妙记在录音的同时,自动生成了文字稿。这个阶段可能有些痛苦,它让自己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直面自己当下的水平。最开始的时候说什么呢?可以尝试建立一个问题清单,包含自己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场景:- 自己这段时间在公司有
✦设计缘由✦仪式感和视觉化能够提高做事情的动力。番茄闹钟适合以小时为单位的工作任务,能够让自己在几十分钟内保持专注,但一个番茄闹钟能够完成的任务有限,有时只是一个大项目的一部分。(推荐阅读:《开地铁,而不是开公交》)而使用的滴答清单类的待办事项管理软件,有些「虚」,需要自己主动打开相应的界面才能够看到,且动手机、电脑的时候往往会代替掉眼前的屏幕工作区域(多屏幕除外),注意力也会被劫持。实体便利贴又太过随意,写字的空间比较小,全空白,仪式感不够强。所以我一直在探索针对 2-5 天的任务的视觉化管理工具。第一个想法是制作成僵尸片中的黄色道教符咒,场景代入感很强,对抗「 各类问题」需要自己画符,张贴,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或自己定的任务,就获得一张封印符。后因想到晚上在办公桌上看到这东西有些渗人、实际制作黄色纸写字儿也看不太清,遂搁置这个思路。又开始寻找是否有其他更好的表现形式,最后确定了「给自己开支票」的想法,做出了这第一版的「个人任务支票」。根据支票模板修改,实际制作成 A5 铁线圈笔记本的形式,可以配合尺子,实现给自己「开」支票的场景代入。✦设计思路✦「个人任务支票」的设计理念是让中短期的任
好策虽败赏应在很多时候,一个自己坚持的、好的策略,不一定能得到现实中的反馈和回报,甚至有了很糟糕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要对「自己能够贯彻这项策略」这件事本身进行奖励和肯定。比如无论多么赶时间,都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这次可能因为不闯红灯错过了火车,这时候自己整体的情绪都是负面的,但也要调出其中好的部分——为自己的肉身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对自己进行肯定和奖励。至于迟到误了火车这件事, 需要调整的是其中时间安排的部分。很长的时间内,我都是靠着外界的反馈,来调整自己做一件事的方法和策略。比如考前突击复习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下次就更倾向于把复习的时间都集中到考试前几天;比如很热情地和新朋友打招呼如果对方没有积极回应,就倾向于和所有的新朋友交流都变 「 I 人」(MBTI)。这种行动的原则随机性很强,且效率比较低耗时间比较长。我的运气算比较好,一些比较好的策略在首次执行的时候,都得到了正向的反馈,促进了之后多次的使用。但也有更多特别好的策略,因为没有在前几次得到正反馈,就放弃了。「好策虽败赏犹在」的反面,其实就是没有为平行时空中所有的决策负责。执行一个坏的策略,单次幸运,获得了非对称性的回报。
给自己的任务贴上 「产粮食」「增肥力」或 「种朵花」的标签。最近在读有关华为的书籍,任正非关于变革主题的一个发言中的比喻特别有启发:变革的目的就是要多产粮食(销售收入、利润、优质交付、提升效率、账实相符、“五个1”等),以及增加土地肥力(战略贡献、客户满意、有效管理风险),不能对这两个目的直接或间接做出贡献的流程制度都要逐步简化。这样才可能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奋斗目标下,持续保持竞争的优势。(任正非:《变革的目的就是要多产粮食和增加土地肥力》,总裁办电邮讲话[2015]016号)迁移到个人的系统, 我发现自己在「产粮食」这方面做得太差,投入太少。而「增肥力」是不能够很好被量化,之后打算改一下。🔺 「产粮食」是把自己当做主体,生产出能够和自己独立存在的东西。可以是写文章、教程,构建影响力品牌 ;可以是敲代码、做产品,带给别人价值 ;可以是完成基础的工作。🔺 「增肥力」是把自己当做被投资的主体,增加未来单位产出粮食量和可产粮食的时间。可以是多多锻炼,身体、心理更健康;可以是优化系统,工具、流程更丝滑;可以是读书冥想,内心更少无用内耗;可以是总结复盘,思路、执行更清晰。🔺 「种朵花」是我自创的,
90% 以上的事都不要即时回复,90% 以上的事情都可以等。「紧急」加上了引号,说明事情并不是像自己家房子着火了那种「紧急」,而是用来指自己的即时反应和急忙慌张的状态。「暴政」有两种来源:一是因作为乙方角色参与社会互动,社会外界对自己的硬性要求,比如作为一个电商客服必须按时上班,及时回复客户信息,比如在甲方公司工作也要遵循上级的指示按时出报告推市场。二是处于繁忙社会的自己,被环境影响,无处不在的广告,无数软件的推送,愈加和肉体捆绑的联网设备,及影响最大的「自我剥削」。无论主动参与「紧急暴政」,还是被动必须「紧急」,都剥夺了和「永恒的自己」相处的时间。我发现无论是十多年前坐车去上学路上的自己,还是当下敲键盘的自己,ta 都好像处于一个时间流速很慢的世界,因为被现实世界的「紧急暴政」所影响,注意力被晃来晃去,我可以好几天不和 ta 见面,也可能因为在沙漠徒步没有网络,能一天几个小时和 ta 待在一起,和 ta 待的时间的长短才决定了 ta 的成长速度。「紧急暴政」除了减少和「永恒自己」相处的时间,还让人更加疲惫,让人心流频繁被打断,让人失去了长时间保持专注的能力,让人更害怕孤独。所谓的「更
「时间」和「注意力」是最有限的资源。两者结合的时候,心流就出现了。两者分开的时候,有不同的情况。今天 22 点半到家,加班到就 21 点,竟有一种充实的感觉。但随即又想了一下,这其实是「伪充实」。因为今天工作的时候,「时间」和「注意力」大多时候并没有在一起。这里的「时间」并不是指流逝的一段时间 ,而是对于个人来说,肉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行为;「注意力」是指大脑的思考和想象。比如今天的会议和拍摄工作,我是必须要到场,肉体在一段时间内被限制在固定的场所。且还有些与客户的社交规范、最基础的工作流程限制等,让「注意力」也不能够走太远。今天工作内容不是很喜欢,又不需要自己对结果负责,所以「注意力」就跑得比较远,跑到去想周末的计划、推友王短鸟的沉浮故事、马斯克的传记等等,中间间歇伴随着开会的时候切下窗口、拍摄的时候几分钟看下手机。「注意力」没有和当下正在做的事情结合,手头上又需要维持着最低的限制,「注意力」就像飘到空中的蒲公英,太容易被吹到不同地方。结束工作,看似很充实,却在个人的能力值上,没有任何的推进。只是完成了一天「事务性」工作。「时间」和「注意力」分开并非不好。生活少不了琐碎的「事务性」的必做
自我叙事,即用什么样的故事来理解、解释和讲述自己过往所有生活经历,不仅是对过去事件的描述,还包括对自己身份、价值观、目标等的理解和解释,它是一个内在的、持续的过程,影响着我们如何与世界交互。比如一个人的自我叙事可能是「我是注定成为一名作家,我小时受到某本书的影响,我要继续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奋斗」,然后 ta 之后做出的行为都和写作相关。构建积极的自我叙事,其实也是在构建自己的「家」,自己是陪伴自己最久的人,可以说,自己是自己的家,自己是自己最小的环境。这个「家」并不一定要富丽堂皇,金进斗仓,但最好明亮整洁,待得舒适。构建积极的自我叙事,能让自己在波动的世界中,找到上升的力量;能让自己在无序混乱中,找到一根确定性的、结实的绳子,向着前方稳定延展。在单一时空有了积极的叙事,就有了方向。客观的现实世界,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转移,确实会有一天,所有糟糕的事情,集中降临在自己头上,这概率符合规律又残酷。人的生活背景不同,经历过的事情不同,对现实世界的评价就不同:家庭美满,一切顺利,小时候尝试很多种不同的事情,并得到了及时反馈,继而加紧投入,发现天赋,增多练习,系统支持,走得愈远,自我叙事偏向积极;家庭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上篇写了我自己认为的「看不见的朋友」,这篇来梳理下敌人又是谁。世界的默认值(Default)是敌人。地铁通勤中的一个观察:车厢 90% 的人在看手机,看手机的人中,25% 短视频,25% 微信,20% 小说,都是能够预料到的,没想到的是还有 20% 的人在看手机浏览器自带的、真假难辨的咨讯。不给自己设计行为,就大概率会被所谓的默认值所影响。我也是如此,无意识自动打开手机,看到手机某个 app 的消息推送就点进入,再出来至少是几分钟后了,思绪是如此容易被引导。不是必须授予所有软件的通知权限;不是必须使用手机自带的软件;甚至手机屏幕都不一定要是彩色。现代社会,大量科学家和统计学家将丰富的食物、屏幕和药物改造而成的武器:垃圾食品、点击诱导新闻、无尽的色情、无尽的游戏和上瘾的药物也都是敌人。World might be better with filter. 加入自己调制的滤镜(filter)的世界可能更让你喜欢;加入自己主观定制的过滤网(filter mesh)的信息和物品可能更对自己有帮助。The world is full of wasted
几万年前,群居,打猎,很靠运气,我们把别人的肚皮当做自己的粮仓,「朋友」不仅是我们狩猎、相互捉虱子的伙伴,还是我们的「时间银行」。现在,朋友也很重要,约饭聊天信息分享,帮我们调节身体预算,这是看的见的朋友,今天想聊的是「看不见的朋友」。什么算「看不见的朋友」?鉴于今年在日志中感谢了无数次的 chatgpt 和 Hepta ,从来没有用朋友来称呼过它们,今天就正式把它们作为朋友进行隆重感谢。chatgpt 是 AI 语言模型,天文地理,各国外语,翻译编程,无所不能。他是我的万能对话朋友;Heptabase 是白板笔记软件,卡片白板日志,写作思考工具。她是我的信息处理思考协同的朋友;它们是软件,是工具,也是朋友。同样,各类的实用工具地图、滴答清单等也都算是朋友。因为它们的存在,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自我定制的流程或工具,也是我的朋友。它们更加抽象,但基础都是捕获结合利用一部分的科技和现象,切实帮到我的生活:比如我利用Google Form 设计的「白豆番茄🍅闹钟表单」「白豆读书表单」「白豆 Gathering Track 表单」「白豆每周复盘表单」「白豆系统抽时间专门优化表单」;比如利用
应该用分时间段的方式,来使用双 E 模型。我的 Explore 时间段,大致结束了。双 E 模型(Explore-Exploit)是指「探索- 利用」模型,在信息量不足的时候,尽量去探索(Explore),有一定信息储备的时候,就要利用(Exploit)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实践。刚搬到新住处, 多多试试(Explore)家周围的饭店,找到不错的,就固定(Exploit)下来,保证自己吃饭不踩雷。我喜欢的博主 Derek Sivers 有个类似的理念:在没有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的时候,Say yes to everything,保持开放,任何的事情都去尝试;在发现热爱之后,Say no to everything,把自己时间、精力、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选定的事情上。我发现自己的问题是过去几年 Explore 的时间太多。八年前的九月,刚上大学,自己思维上的封闭性和懒惰性,导致大学没有做什么事,也没读什么书。毕业之后才开始加速 Explore。四年之后,发现没有一个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可以拿出来。适度 Explore 是好事,但我明显过了度:同类型的人物传记看了好多本,虽然知道他们
冬天,空旷又漆黑的田野,火堆马上熄灭,颤抖的我踉跄地凑到火堆旁,我要火焰,我要温度,我要能量;蜷缩一团,将冻死之人,呼啸的北风、骤减的温度是拿刀逼近的熵之死神;我不能死亡,要依靠这火堆,坚持看到太阳。本想写总结性的第一段,没想到在敲击键盘的时候,凑出了自己第一首「中文现代诗」!朋友问我的动力是什么? 最近空隙的时间偶尔思考过,但没有尝试具象成文字,于是打算用这篇文章来梳理一下。最近特别喜欢比喻和类比,燃烧的火堆,这一意像可以用来比作我的动力。在火焰微小的时候,虚荣和自恋是像茅草和报纸一样的燃料,星星之火的救命稻草。我尝试用自己在英语和读书方面的例子,来进行梳理。英语五年级转学到新的学校,之前没有接触到一丁点英语,头大、反感、挫败,转折点是在书店发现了一本李阳疯狂英语的书——《中考核心单词》,带磁带。不同于枯燥的英语课本,李阳的书鸡血很足—— 无论是书中单词造句的例子,还是书中小栏目上李阳自己的故事。听了磁带更是不得了,哪有这样的磁带呢!不是照着书上的例子死板地读,开头和中间都在不断打鸡血:「我的目标是帮助三亿中国人讲一口流利的英文」「每个句子至少大声读一百遍,你就能拥有一口不
番茄闹钟式的几十分钟工作或学习 + 十分钟休息,这时候我们的思维很像地铁,在既定的轨道上行驶,无需担心行驶过程中撞上杂物,到站、停车、上人也省心。频繁打开手机、惯性刷刷社交网络的工作或学习,思维很像公交车,需要放相当一部分注意力在马路的车辆和行人上,很累。有时候还可能堵车(完全按被其他信息流吸引)。要开地铁🚇,尽量不开公交车🚌。具体怎么办呢?我最近到探索比较有效的三个小技巧:🔺1. 填写「番茄闹钟问卷」不明确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容易走神。写下自己要做的事情,像是给自己的思绪「挖沟渠」,让水在自己修建的渠道中流,不至于洒一地。我具体的做法是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表单,表单有两页:a. 开启一个番茄钟之前填写,写下自己接下来 50 分钟内要做的事情、量化标准等b. 结束一个番茄钟之后填写,对过去 50 分钟完成情况做个微小的记录对我十分管用,比单纯用 Forest 之类的软件要更有帮助。额外的收获是表单收集完毕后,还可以关联一个 Excel 表格:a.看着很有成就感b.确实能够进行复盘🔺2. 使用番茄🍅闹钟计时器使用倒计时器也可以,有一个外在的时间统计工具,让自己以「客观」为标准,不至
大家好,我是白豆。我从 2022年1月1日开始,记录了 500 多天的日志。去年一整年是自己在电脑上写,读的人只有自己,偶尔会一天补一周的日志,形式逐渐取代了目的;今年偶然参加了一个月的博主组织的微信群日志写作打卡活动,每天把自己的日志分享到群里打卡,虽然不一定有人看,但「分享」这种行为确实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日志的记录更准时、认真了。在二白的鼓励下,我第一次做了线上社群的群主,运营了三个多月的日志写作打卡群。今天是八月一日,八月的打卡群也组建了,有新的伙伴加入,最近工作不是很忙,好久没有写东西,遂打算把自己日志写作的感受和经验分享一下。希望对新搬进来我们微信「群小区」的朋友有点帮助。接下来,我从「为什么要记日志」和「怎样降低记日志的阻力,让自己养成记日志的习惯」这两个方面来写。 为什么要记日志? 11. 记日志可以带来一种仪式感。在一切都在加速的生活节奏中,今天和明天界限越来越不明显,都是在不停工作加班、赶忙娱乐、或者阶段性躺平。而记日志,是每隔 24 小时进行一次记录,像是给生活加入了一个特殊的仪式,生活节点化,在那几
「先动屁股」「屁股决定脑袋」,人的当下利益归属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买了房子的人,各种找理由看看涨房价,没有买房的人,坚信现在上车就是血亏,之后肯定会降下来;新事物的出现,最开始的先行者往往是新事物的「发烧友」,发烧友最先进入后,占据了一部分的先机,比如早期很多购买大饼的人,成为所谓的「千币候」「万币候」,后面我们接触到加密货币抗拒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确实和自己理念背离,或者就是觉得是一种旁氏骗局。对「先行者」的获利不爽,不想给他们「抬轿子」。对新技术的恐惧。Chatgpt 2022年11月30日上线,我也有种「抗拒感」,不过很快就使用「渐进挪屁股大法」克服了自己的偏见:先往其中投钱——🪜等各类服务都买好,后续新模型 Chatgpt4 上线的时候,也立马充值。6月份还购买了一份几百块的 Chatgpt 开发课程。当自己的部分利益已经在其中的时候,自己会不自觉开始关注这些信息——毕竟一个月充值了 20 刀,不问几个问题就太亏了。在使用 Chatgpt 近两百多天,问了至少上千个问题之后,我来分享一下 Chatgpt 在我工作、生活、学习场景中的具体应用方式。首先,我个
上周四在线下读书会做了个关于个人使用 Chatgpt 的分享,在准备的时候,我把自己这半年的使用体会写了大概 3000 多字,发给了朋友,想着到时候直接按照写好的文章思路进行分享就行。朋友看完给了非常有用的反馈,在正式分享前我意识到,自己可不能按照写的东西直接讲,而是要了解场景和听众,找到能够准确衡量分享成功与否的指标,据此来「定制」自己的分享形式,不然大家直接在网络上看文字就好,为什么要来听你的分享呢?线下的分享,目的是要给来听的小伙伴带来更好的体验,声音+画面+演示+交流,多方面结合,最大程度上让大家接收到我传递的信息。于是,我临时更改了分享的思路 —— 不按写的东西,而是实际展示我当天使用 gpt 的场景。大致如下(有些许修改):当天的真实工作场景:我在工作是如何使用 gpt ,我展示了问的两个问题:你好,你是我的工作助手,我现在工作上要设计一张节日海报,但是我一头雾水没有思路怎么办。我的手上的活要求是这样的:1. 是个 XX 医院设计的,直接发给院领导,院领导大概 50 多岁,审美中规中矩,不喜欢特别花哨的创新。2. 这家医院的转型康复专科医
醋泡白豆
要有勇气、看到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