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闹钟式的几十分钟工作或学习 + 十分钟休息,这时候我们的思维很像地铁,在既定的轨道上行驶,无需担心行驶过程中撞上杂物,到站、停车、上人也省心。频繁打开手机、惯性刷刷社交网络的工作或学习,思维很像公交车,需要放相当一部分注意力在马路的车辆和行人上,很累。有时候还可能堵车(完全按被其他信息流吸引)。要开地铁🚇,尽量不开公交车🚌。具体怎么办呢?我最近到探索比较有效的三个小技巧:🔺1. 填写「番茄闹钟问卷」不明确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容易走神。写下自己要做的事情,像是给自己的思绪「挖沟渠」,让水在自己修建的渠道中流,不至于洒一地。我具体的做法是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表单,表单有两页:a. 开启一个番茄钟之前填写,写下自己接下来 50 分钟内要做的事情、量化标准等b. 结束一个番茄钟之后填写,对过去 50 分钟完成情况做个微小的记录对我十分管用,比单纯用 Forest 之类的软件要更有帮助。额外的收获是表单收集完毕后,还可以关联一个 Excel 表格:a.看着很有成就感b.确实能够进行复盘🔺2. 使用番茄🍅闹钟计时器使用倒计时器也可以,有一个外在的时间统计工具,让自己以「客观」为标准,不至
大家好,我是白豆。我从 2022年1月1日开始,记录了 500 多天的日志。去年一整年是自己在电脑上写,读的人只有自己,偶尔会一天补一周的日志,形式逐渐取代了目的;今年偶然参加了一个月的博主组织的微信群日志写作打卡活动,每天把自己的日志分享到群里打卡,虽然不一定有人看,但「分享」这种行为确实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日志的记录更准时、认真了。在二白的鼓励下,我第一次做了线上社群的群主,运营了三个多月的日志写作打卡群。今天是八月一日,八月的打卡群也组建了,有新的伙伴加入,最近工作不是很忙,好久没有写东西,遂打算把自己日志写作的感受和经验分享一下。希望对新搬进来我们微信「群小区」的朋友有点帮助。接下来,我从「为什么要记日志」和「怎样降低记日志的阻力,让自己养成记日志的习惯」这两个方面来写。 为什么要记日志? 11. 记日志可以带来一种仪式感。在一切都在加速的生活节奏中,今天和明天界限越来越不明显,都是在不停工作加班、赶忙娱乐、或者阶段性躺平。而记日志,是每隔 24 小时进行一次记录,像是给生活加入了一个特殊的仪式,生活节点化,在那几
「先动屁股」「屁股决定脑袋」,人的当下利益归属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买了房子的人,各种找理由看看涨房价,没有买房的人,坚信现在上车就是血亏,之后肯定会降下来;新事物的出现,最开始的先行者往往是新事物的「发烧友」,发烧友最先进入后,占据了一部分的先机,比如早期很多购买大饼的人,成为所谓的「千币候」「万币候」,后面我们接触到加密货币抗拒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确实和自己理念背离,或者就是觉得是一种旁氏骗局。对「先行者」的获利不爽,不想给他们「抬轿子」。对新技术的恐惧。Chatgpt 2022年11月30日上线,我也有种「抗拒感」,不过很快就使用「渐进挪屁股大法」克服了自己的偏见:先往其中投钱——🪜等各类服务都买好,后续新模型 Chatgpt4 上线的时候,也立马充值。6月份还购买了一份几百块的 Chatgpt 开发课程。当自己的部分利益已经在其中的时候,自己会不自觉开始关注这些信息——毕竟一个月充值了 20 刀,不问几个问题就太亏了。在使用 Chatgpt 近两百多天,问了至少上千个问题之后,我来分享一下 Chatgpt 在我工作、生活、学习场景中的具体应用方式。首先,我个
上周四在线下读书会做了个关于个人使用 Chatgpt 的分享,在准备的时候,我把自己这半年的使用体会写了大概 3000 多字,发给了朋友,想着到时候直接按照写好的文章思路进行分享就行。朋友看完给了非常有用的反馈,在正式分享前我意识到,自己可不能按照写的东西直接讲,而是要了解场景和听众,找到能够准确衡量分享成功与否的指标,据此来「定制」自己的分享形式,不然大家直接在网络上看文字就好,为什么要来听你的分享呢?线下的分享,目的是要给来听的小伙伴带来更好的体验,声音+画面+演示+交流,多方面结合,最大程度上让大家接收到我传递的信息。于是,我临时更改了分享的思路 —— 不按写的东西,而是实际展示我当天使用 gpt 的场景。大致如下(有些许修改):当天的真实工作场景:我在工作是如何使用 gpt ,我展示了问的两个问题:你好,你是我的工作助手,我现在工作上要设计一张节日海报,但是我一头雾水没有思路怎么办。我的手上的活要求是这样的:1. 是个 XX 医院设计的,直接发给院领导,院领导大概 50 多岁,审美中规中矩,不喜欢特别花哨的创新。2. 这家医院的转型康复专科医
在北京街头骑共享单车,脑中突然浮现了一个关于「城市道路规划」和「个人知识体系建设」的比喻。北京的城市道路布局,很像单纯关注大而全的理论模型的学习者。他们致力于在学习的时候塑造几条笔直又宽广的大道,一如北京的主干道,宽阔但极少有岔路。他们尝试记住整个特定的思维模型,重复阅读一本书,只知道丹尼尔卡尼曼的快慢思考模型,但忽视了用丰富的案例、场景等去补充、完善,实践这个模型。而我过去三年的个人知识体系搭建,很像上海的城市道路规划。目前已读书目达到 900 多,尽管其中大部分书的知识密度并不高,但感觉大脑已经储存了大量的案例、场景和故事。这些内容就像上海错综复杂的小巷子,构建起一个繁华、互联的知识网络。当我需要从一个知识点移动到另个知识点时,我发现有很多可选择的道路,就像在物理世界中穿梭在各个小巷中一样,挺好玩。这个比喻还帮我大致理解了城市商业活力的一种可能的来源。城市的商业繁荣,需要的不仅仅是主干道路上的大商场,不仅是西单、朝悦、SKP;更需要很多小店铺的街头小巷,需要南锣、后海、杨梅竹斜街。这些小巷中的店铺常常给让散步其中的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转角遇到神奇小店,就像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突然
Ali Abdaal 油管近 300 万粉丝,学习方法、效率博主。看到他一条推,说是「重读、划线、写笔记」都是让自己感觉很高效,实际没太大用的学习方法。遂用新账号薅了 Skillshare 的羊毛,把他在上面 4 小时 30 分的课程倍速听完了。高效学习的核心是 Active recall 、Spaced repetition,即「主动回想」和「间歇复习」 。以下是我根据他的分享,对自己学习体系的调整:1/ 不再重读笔记、高亮,而是建立问题清单,主动回想,间歇复习。阅读还会保持划线习惯。划线会让我在读的过程中更专注,不再重读划线,而只是用于导出和备份,使用浏览器插件一键导出高亮到 notion。既往导出的三百多本书的高亮划线,都堆积在 notion 中,即使有简单的总结,也没再能打开第二遍,年初整理五十多本的笔记就已经累的不行,且大脑理解并没有更加深入。目前在试用 logseq 双链笔记软件,自己写的阅读笔记切换到 logseq,每本书的读后笔记小部分包括:三句话总结、阅读原因、阅读后实践、是否推荐给朋友、问题列表。使用 logseq 的 query 搜索,能够在一个页面调出
logseq 让记录阻力减小试用一周 logseq ,我决定放弃 notion ,把大部分写作工作搬到 logseq。 logseq 是一款本地储存数据,支持 Markdown 语法的双链笔记软件。我最近很少打开 notion ,因为输入阻力很大——无法分类的闪念在输入前需要思考放到 notion 的哪个页面?纠结中就随手记在 flomo ,而 flomo 不适合做体系笔记的整理,有时候还需要复制粘贴到 notion ,非常麻烦。而 logseq 最大创新是使用「日志」的逻辑,极大减少输入阻力。像记日记一样记笔记。打开 logseq ,占据页面最大的是「日志」,其 title 为当天日期,每天一个空白的「日志」期待被填写,可以在此页面上记录任何信息。问题来了,如何梳理这些堆积到一起的信息呢?使用「页面」和「标签」功能更好整理信息。当你建立自己的信息体系后,就使用 query 语法自动搜索并归类所有输入的信息了。假如你熟悉 notion ,logseq 中的「页面」就相当于 notion 中的 「Page」,不过可以作为文字插入到笔记的任何位置,就像网页的超链接;而 logse
跳出紧绷「如何在紧张的节奏中找到松弛感?」朋友最近因为同事离职工作量突增,身心俱疲。我在刚入职时和去年也都因类似原因,状态不佳。外在任务的倒计时,叠加个人内在焦虑,确实难受。复盘一下可能有帮助的方法。稳住心态,在做就好糟糕的情况叠加崩溃掉的心理,会让原本有可能完成的任务难度翻倍。稳住心态,不自己吓唬自己,解决问题的进度条就会持续向前。设想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其实可以调整心态。因为拉长时间线,从更广的视角来看某一年中特定几个月的事情,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对整个生活,大概率起不到决定性影响。知道搞砸也没什么,反倒是能负起责任,采取措施 —— 做了至少比最糟糕的情况会好。2. 分清责任,任务分级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课题分离」,即这事儿是谁的,就谁负责,也就是看选择所带来的结果由谁来承担。同事离职,任务倍增,实质是公司人手断缺的问题,至少是部门负责人的课题。做不好,心理是不应该有任何负担,收一个岗位的薪水,只负责一个岗位上的职务。但部门负责人是上级,短期又招不到人员。安排到自己身上也就只能暂时接受,不过要「向上管理」。向上司询问哪些工作是紧急重要的,自己手头上哪些常规工作是可以缓一缓的。可以用开玩笑的
Build something .单独做出「作品」,和参与完成一件作品,中间是一道鸿沟。跨越鸿沟,需要付出巨大心力,而付出是值得的。画上句号标题的「作品」两字加了引号,其实单独做出完整的东西来,就足够了。哪怕你做的东西自己都不好意思称之为作品。这作品可以是一个能够完整运行的程序,可以是记录自己生活的公众号,可以是能够刚刚盈利的小公司,甚至可以是一篇完整的博客。做出一个完整的东西,意味着至少要展示给一部分人,自己有信心点击发布的按钮。一段文字「Published」的状态,要比躺在自己电脑中酝酿整理精细的草稿要有价值。你会觉得只要处于草稿阶段,自己作品更完美的潜力是有的。于是积累了很多未完成的内容,假想自己有着无限的「潜在作品」,不敢给做的任何一个东西,画上一个甚至是阶段性的句号。这样就不会被评价,被拿去和其他人的作品比较。做出一个完整但不完美的作品,就像在被通知未来一段时间要断网后,用有限的宽带,从网上下载了个 480P 的片,画质不好,但可用。但不敢画上句号,就像同时下载几部 4K 的片,进度条永远卡在 99% ,不能播放。未完成的作品当然比没下载好的影片会对你有帮助,但只要它保持未完
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当做一辆车,意识是开车的司机,生活是旅途。这辆车由复杂的系统组成,机油、汽油、发动机、方向盘、挡风玻璃和油门,正如你的肌肉、皮肤、习惯、技能等等,所有的组件都需要频繁调整维护。但你大多数时候意识不到,只是把车当做交通工具。类似元旦的时间节点是旅途上的服务区,你看到那儿停了很多车,于是也稍事调整,检查一下车况,加加油,吃顿饭,再出发。但这时候你不会特别仔细,因为车还能跑,没啥大问题。没有目的地或者没有时间限制,就更能够凑活了。路上车爆胎、刹车失灵,出了车祸,你才开始审视车的内部出了什么问题,考虑怎么修。这些可以对应为生活出现大挫折,失业、破产、生病,也可能是由不得自己的小概率事件,被精神病人揍骨折了(车被追尾)。不论哪种情况,都影响正常行驶。打开车盖,你手足无措,面对复杂机器,不知道咋解决,上网搜教程,凑凑活活整好能继续上路了,但你心理还是没谱——根本问题没解决,遇到糟糕的路况大概率还会出问题。咋才有个愉快的旅途呢?除了服务区的例行检查,可以在车的仪表板做做文章。建立一个即时有效的实时反馈系统,集合车的数据到可视的仪表盘上:油箱还有多少油? 后面的车距离我多少
其实我一直困惑:怎样的文章才值得发出来?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和朋友约定日更千字,选定一个主题,立个自己的观点,结合阅读过的内容,论证一遍观点。这样可能对阅读文章的人提供些价值,不浪费读者的时间,至少向对方提供了一种思路。不想辜负读者的点击,推文都是尽可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逻辑清晰,按照金字塔结构,立观点,二级观点,在分步骤进行论证。但这样的写作有时候显得很刻意,我需要从笔记中去找些资料,来论证观点,写的时候精神状态比较严肃。.除了发送在公众号上的推文,我在自己看的笔记中还写了大量的随笔。包括安抚自己的情绪笔记、梳理思路的晨间日记、对某件事的有感而发等。写这些内容,非常随意,用词和结构上都没有限制,只是用文字把想法具象成能够阅读的句子。写这些是为了梳理思路,防止自己忘记这些或好或坏的想法,毕竟是自己的。这些随笔写完就躺在云笔记中,只完成了梳理当下我的思路和情绪的功能。有时候和朋友聊天,谈及很相似感受,会翻一翻当时的记录,发给朋友交流。除此场景外,不会看见它们。最近刷到和菜头的推文,范冰(增长冰法)的视频,感觉他们分享内容有时也没那么有框架,多是用自己的话把感受表达出来,像是和朋友在
在卫生间镜子前贴了快一年的自制「海报」来到了 25 !李笑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从 18 开始的第一个「辈子」就算过去了。时间是有加速度的,记录也不能减缓其流逝,只能在时间线上多留几个「影分身」。这是 2021 年所写的《写在 24 岁的 24 条感悟》。今年继续,算是生活感悟,也算是给自己未来一年的建议。1. 不带电子产品上床,保证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掉线」时间,能够大幅度提高睡眠质量和第二天的幸福感。2. 每周送朋友一件 50 元左右或创意礼物。3. 培养几个特定的习惯,比如每周末写反思文档,和朋友见面,每年写个人总结,能够增强自己的掌控感。4. 事实求是,定期反思,从「我是主角」的幻想中跳出来,认清事实,主观和客观尽量统一。5. 和自己谈判,达成小目标,及时奖励自己。去年 11 月卡开始尝试「独处的时候戒掉娱乐性质的视频」 坚持了 5 个月,之后报复性刷剧。6. Call it a day. 给自己设定一个一天的「 关机」流程,从 20 点开始,不再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整理电脑文件,写日报,丢掉附近的垃圾。7. 先做起来,尝试一件新事物的时候,先让身体去感受,再去阅读更
还没读完一本书,前半部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忙起来,昨天做了什么事情都不记得;互联网冲浪,收藏的文章不是吃灰就是链接已失效;繁忙浪潮,信息汹涌,大脑短路,记忆像鱼,边游边忘。在数字时代「挣扎」两年,我基本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系统,能够在「不确定性」中找到一些的掌控感,在「嘈杂」中找到暂时的宁静。1模板与渐进的读书笔记 阅读成册的的书籍,是我过去一年最主要的信息输入方式之一。而被动输入的书本内容,基本都会在一周之内忘记。豆瓣标记时发现,我读过的前 200 本的书,只留大概的印象。所以开始记录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是一次性记录完成,而是在读完之后一段时间内,渐进完成的。瞬间感受:读完一本书,立刻到豆瓣进行评分,记录下一两句的短评。阅读周报:周日到周一,用大概用百字总结书的内容,是否值得推荐给朋友。单册笔记:评分不错的书,一般都会写单篇的文献笔记。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之后的重温,阅读的对象是未来的自己。单册笔记 database 软件:notion单册笔记 模板自建 notion 文献读书笔记文档,分为以下几个部分:database 的选栏中记录:状态(是否整理完毕)、时
这周给自己定的目标之一:写作的时间要大于阅读的时间。1写作,不一定要发推文。记录笔记,写临时的想法,都算是写作 。相对于阅读,写作是主动的,主动从大脑中调取相应的信息,主动去整合吸收的信息。有条理的写作,相当于用培育的水果去榨汁。阅读、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观察是培育水果的过程。结出果实,果实没办法长期保存,需要榨出果汁,易于保存和运输。写作即是榨取经历和信息的一个过程,写成文档,也是让他们标准化、产品化的过程。通过个人生活获得的经验,阅读的信息,如果不及时整理,就有可能像果树上未及时摘下的果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天气的变凉,果子可能就自动掉下来,烂在了土壤。烂掉的果实自然给土壤带去了营养,就像鸡汤所说,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融入你的血脉。比这样更好的选择是,及时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整理。榨出果汁,剩余的果肉、果渣也能够回馈土壤。写作是有挑战性的。斯蒂芬说,写作之难,是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写作需要有内容可写,文章需要有标题,有标题也就是有限制,有限制即是能够在特定领域,阐述你特定的观点。如何才能有特定的观点, 前提则是个人的了解,对已有信息进行整合,或者
Derek Sivers , 我的线上导师之一。Derek Sivers是一名音乐创作者、企业家、TED演讲者和作家。为了卖自己的音乐唱片,他在 1998 年创建了CD baby ,一个唱片销售网站。网站逐渐也帮助朋友 们销售唱片,CD baby 逐渐为更多 DIY 音乐人发行销售唱片。2008 年,Derek Sivers 以 2200 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 CD baby 。Derek 的个人网站 sive.rs 是我见过最简洁但内容最丰富的网站。他把自己的 300 多本书的读书笔记开源到了个人网站上,受他的启发,去年我建立了个人网站 www.cupaobaidou.com ,也开始更新自己的读书笔记。他写了以下四本书,每本我都非常喜欢。(我在豆瓣建了一个 Derek Sivers豆列,搜醋泡白豆,查看豆列即可找到以下四本)他从 2000 年开始写在个人网站上写博客文章,个人统计共有 424 篇,博客内容从个人音乐创作到编程、阅读、商业、人际交流,很广泛。用了一周工作间歇的时间,阅读完 424 篇所有的博客(技术类文章通读但没理解),摘抄了 9000 字笔记,以下 20 条是个人的总
人不能在没有思考对象的时候,去思考思考本身。语言能够形象化思考对象,像人使用笔,在平面上圈住了一片区域。命名问题,更好解决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我在探索web3,学了很多新的词。和女友聊天的时候,总是出现我单方面讲一些自己感兴趣,对方却不知所云的东西。且我并没有很关注对方的回应,只是看完信息,情绪上波动,兴奋地想把这信息再复述一遍。在沟通的过程中,脱离了共同的语境,单方面输出,这种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反思的时候,一个准确的单词跳了出来—— ego,是的,在存在双方的沟通场景中,我行为的原因正是因为没有限制自己的 ego。The ego is that part of the id which has been modified by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external world.——Freud一个三字母的词,准确描述了我行为背后的原因。解决问题就变得有方向了——我要缩小自己的 ego。“大概一想”只有面对电脑写东西的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在切实思考。需要在键盘上敲出文字,描述想法或情绪,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且了解这些词汇的概念。而生活中大多时候的“大概
本篇文章是我在二月份向少数派年度征文活动的投稿,有些朋友可能读过了。为了以后查看方便,我就搬运过来了。文章没有过初筛,不过还是非常感谢伙伴们的支持!过去的这一年,是我生活方式转变最大的一年。2021年,引入了两种搅动生活节奏的变量—— 一种是阅读,另一种是写作。过去的一年,我读完了320本书,刚好等于过去二十多年的总量;写了100篇文章,是过去总量的几十倍。阅读让生活高潮迭起,写作让思绪时空穿越。「高潮迭起」「高潮迭起」用来描述的是积极的生活体验。按说离开校园,成为一名“打工人”,生活中有些小确幸已经实数不易,哪里来的“高潮迭起”呢?进入打工人的生活节奏不到半年,通勤的疲惫、工作的压力已经消耗完生活的热情, 回到家靠着刷社交网络和短视频来“回血”,刷到手机砸脸,每天晚上都是晕睡过去。间歇性踌躇满志的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篇题目为 《王川:一年读五百本书, 让你每天高潮迭起》 的文章,趁着热血上头,和朋友打了一个赌—— 一年读完300本书,差一本给对方5块钱。没想到改变就从这个总价值1500块的赌注开始了。读什么?一年300本,平均下来每天读将近1本。将目标拆
昨天读谷爱凌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 今天读羽生结弦的自传《苍炎》, 发现一处共同点。具象化、意象化训练谷爱凌在文章中讲到,从事极限运动的运动员,要违反自己的生物直觉,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她是这样和恐惧建立起联系的:这项工作的第一步叫做具象化:当我尝试一个新的技巧动作之前,我会感到胸腔有一种紧张感。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当我爬上巨大的起飞坡道时,我会在想象中伸展我的双腿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升力。然后,我要在脑海中描绘如何以反方向扭转我的上半身,产生扭矩,然后再让它朝另一个方向弹回来。现在,在我的意识里,我已经是飞在空中的状态了。——《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羽生结弦在自传中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意象训练:我一直是一个很注重“意象”的人,做跳跃的时候也很重视意象训练。状态好的时候,我可以在做跳跃动作的时候,脑中浮现出跳跃瞬间姿态的3D影像,然后我就知道“啊,这里有点儿不对,得稍微调整一下”。状态尤其好的时候,甚至可以看到360度的全视角影像。——《苍炎》两人的这种在大脑中演绎动作的具象或说是意象训练很相似,都是在动作未发生之前,提前虚构未来要完成的动作。演绎训练让身体预知了接下
现代社会还没有发明出一键导入所有知识的脑机接口,上一代出生后习得的知识也不会融入基因遗传下来,所以我们要接受教育,从头学习先辈们已经弄懂的知识,耗费精力去解决被解决过的问题,从地面开始爬巨人的身子。这个过程,目前看来,无法避免。那生活中我们反复遭遇到的问题呢?每一次下定决心背单词都从abandon开始;每一年开始都是要从健身、读书、规律作息这几项来改变自己;每一次自我介绍都要抓耳挠腮就地想一次。.....Track美好的领悟一天能来几十回,屏幕上的字要一个个敲。现实是动态,一次性解决问题是个美好的幻想。但借助工具,却能够帮自己省去一些无用功。可以承载信息的载体就是这种工具,古代它是文字和壁画,现代又增加了音频和视频。上上周的“白过一周”中开的脑洞是万物皆可做笔记。独立居住这几年,学会了做几道菜,外卖如此便捷,下厨的次数就不多。荷包蛋这种步骤极少的菜直接上手就能做了,到了红烧肉这种步骤复杂、食材多样的菜式时,每次都要打开手机,搜索教程,忘记收藏教程的后果就是做出的红烧肉的味道波动很大。前几周做了一次比较成功的黄豆红烧肉,为了下次能再达到同样的水准,赶紧打开笔记把过程食材都记录了下来。于是
你去了餐厅,想吃个饱饭,桌子上有十几盘菜。有人说要按照法餐的顺序来吃,entrée、主菜和甜点,优雅浪漫;有人建议吃饭前先来一碗汤,增加饱腹感,吃得少,可以保持身材。你挠耳抓腮,犹豫不决,空着肚子要想出最优的吃菜顺序。这时候预约的网约车司机给你打电话,说先生我到地点了,您是去某某会议中心吧?想到今天要开一个连续几个小时的会议,不把肚子填饱可是不行,于是你抄筷子,朝向了你最近的那道菜。十分钟后,你吃饱上车了,也想不起来自己刚刚是按什么顺序吃的。你吃的每一口都算数,先动筷子。上面是我在tk教主的一则微博的启发下,拓展想象的一个场景。tk教主说学技术和吃饭很像,嘴里念叨着“我要吃了我要吃了,吃完了我就不饿了”,但没往嘴里夹任何食物,肚子是不会凭空被填饱的。无论是按照什么顺序吃,都得先动筷子。另一个博主笛卡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算数。想要了解某一领域,或者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我之前总是想找到最优的路径,按照最合适的顺序、最理想的递增难度材料来一步步,不浪费一点精力,不走任何弯路。开始在“按照什么路径走最优”这个问题上纠结的时候,其实已经在浪费精力了。先动筷子,行动起来,才是“最优
醋泡白豆
要有勇气、看到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