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形体和自由01回看几年前朋友圈,那时候还可以炫耀,晒一下腹肌,今天淋浴,脱下衣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像是换了一个人。对比这几年的变化,运动是在2017年达到顶峰开始下滑,身体状况也是如此。自律给我自由,锻炼自律消失了,晒肌肉的自由也消失了。纳瓦尔说,智慧就是理解你行为的长期后果。每个时刻,都面临着选择,过往无数连续的选择构成了现在的自我。回头看的时候,脑海中的闪过的更多画面其实都已经模糊, 当下是不满的,可能闪过的都是消极的画面,当下达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标,更多就会注重过往的努力的时刻。人的记忆也像是有加权,主观上赋予更多情感的时刻,就越能够在当下的记忆中占据更大的空间。那些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的过往好像加速了,回忆的时候只有一个小黑团。在过往放纵的各个时刻,已经都模糊得无法分辨。糟糕的形体,连记忆都被动减少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背后还是辩证法的精神,肉体是物质,我们都是碳基生物,摆脱不了这样的现实,只有在身体条件很好的情况下,才能更好思考。形体,一般都是形容人。在大街上,靓男倩女的身影中,最舒服是还形体与气质俱佳的人更吸引眼球,当他们从身边经过的时候,是一种单纯的享受。日日
关键词:逃避和突破01就像纳瓦尔所说的,人类大多数的痛苦都来自逃避。逃避是自我主观或生理上自动避免当下所要承受的痛苦,是缺乏智慧的行为。真正的智慧来自对当下行为的长期后果的理解。当下的逃避,未来会以一种payback回来。诸葛亮的空城计算不上逃避,虚张声势,抚琴于万马千军之前,不以正面的兵力硬刚,这只能算是“避”,没有一点“逃”的意味;我党抗日战争时的抵后游击战也不是逃避,是在客观形式下选择的一种最为有利于长期后果的抗争形式。纳瓦尔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尝试冷水澡,洗澡是每日都要做的事情,在淋浴头喷出冷水的是时候,身体的感受必然是不舒服的,但是如果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接受凉水,就会体会到凉水更多的冲击,反而是咬紧牙关,直接把凉水开到最大,一分钟以后就会很快熟悉这种的温度。《恰同学少年》润之的老师也是以身作则,每日清晨用凉水澡和放声晨读来督促自己。我去游泳,冲完澡下泳池有两种方式:先向身体上的浇点凉水,然后慢慢尝试水温度,最后进去;另一种则是趁“怕冷,我要跳进凉水中了”这种意识还没有觉醒,直接全身浸入凉水中。从开始学会游泳,都是选择先全身痛苦一下再说。短期可能会承受一点痛苦,但长期这种冲冷水澡
关键词:社会与个人0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经远去,当下是大合作的时代。我想要吃面包,不需要亲自去种麦子、磨面粉,再发酵制作;我想要一件羽绒服,也不需要养只大鹅来薅毛。精细化分工的现在,只需要每个人会做一部分自己适合做的工作就行,社会就能正常运转。《生育制度》中费老的观点是,分工而社会,社会而人口,人口而抚育,抚育而婚姻,婚姻而制度。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发展的系统,处于系统中的个人只是微小的一部分而已。系统需要保持稳定、进一步发展,所以整体的人口至关重要,三孩政策开始落地,也是为了保障整个社会系统的继续运行。需要保障人口,就需要足够的新生儿,也需要保障新生儿的成活率,最好的办法就是每个婴儿都有确定的父母,于是为了整个社会,一妻一夫的婚姻制度逐渐成型,若是单纯为了个人情感和生理的需求,婚姻制度不必要的。单纯登记结婚还不算完成,社会还逐以彩礼嫁妆重大的婚礼仪式把双方的经济和社会联系进一步捆绑,以后有情况再怎么着,也得掂量掂量。02但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是单纯的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吗?应该也不仅如此,但个人主义也是在近百年内才开始发展,以人为中心建立
关键词:冥想和幸福01冥想源自于佛学中的坐禅,也有一种佛学用语的味道。但实际上上冥想的这种活动的宗教意味很少,为了进一步推广冥想,很多人把这种活动的名字更改成了正念。幸福,不是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不是物质上的极大满足和行动上的自由。纳瓦尔的书籍恰好把我的心中所想说了出来,微博博主王盐的幸福观,也都基本一致——幸福的就是平和。极大好消息所带来的愉悦感也会在短时间内消散,人都是不满足的,同理,痛苦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平,情绪在颠簸中被搞得疲惫不堪。所以在经历过世俗的情绪起伏,尝过了波峰波谷,平和才是最好的归宿。就像朴树的那首歌——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粗略翻过几本的冥想入门书籍,略有 了解,但实践却不太多。冥想是自我失去的过程,是把自己融入到环境自然的过程,做到无我的状态,我的消极情绪没有了,积极情绪也会消逝,慢慢承成为自然中客观存在一个物品。目前,我对冥想的理解是如此急,自我的意识被消解,但自我的物理的肉体上的感受却还存在,甚至可以说是放大了,在日常生活中, 不注意的感受,都在冥想的时刻被放到聚光灯下,一呼一吸, 就是世界的万物的一张一合。02知道和做到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就像上文所说
01“生活是痛苦的白天”——海涅总会有一段时间陷入虚无,生活中发生了令人欣喜的事情自己也高兴不起来。对大部分事情,包括娱乐失去兴趣。电影不想看,游戏不想打,赚钱也提不起兴趣,甚至一度觉得只有学习能让我快乐。和朋友聊天中用到的表情包居然成为了现实。于是在空闲时间又重读了一遍读库哲学系列的小册子,再读《时间》,有了不同的感受,常读常新,不是胡话。02七岁该去上学了,大四该工作了,三十该成家了,四十该不惑了。这是所谓的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跳出正常的生活轨迹,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被这种像是一种社会范式所推赶着向前走,突然觉得就像一个以死亡为终点的倒计时。世界上之前所有存在过的生物,生活过的大多痕迹都已消失,最多剩下一具骨头化石。大多数的人也会如此,只是现在存在,听上去像是很遗憾的事。死亡消失了,或者寿命延长到了像《银河帝国》中太空族的四百岁,很多事情就自动消失了。不考虑现实世界中资源的有限性,如果没有死亡倒计时, 生活中大部分事情意味着都可以重新经历,都不存在“限量版”,也就失去了意义和纪念性。对于自然来说,时间貌似不存在,循环只是植物动物的更替。西永久存在带来的可能是永久的虚空。死亡的存
01题目中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取自微博用户纯银V 在反击其黑粉的一条微博。但他好像用错了,去搜索了一下这句话的出处—— 原来最开始是来自一幅图。猎人和一只熊在以山峰为轴的平衡木上对峙,熊张牙舞爪,亮出獠牙,猎人则有猎枪榜身。看起来处于对立状态,其实二者都被更大的场景所限制,他们都在平衡木上,伤害和被伤害都是对立统一的,枪响之后,两者皆完蛋。但这两个瓜,锤人者与被锤者并不存在这种平衡的利益关系。最近两周在吃两个瓜:微博36万粉丝大V纯银V及其女友兔三格格的瓜,猫圈27岁交易员小侠和17岁凉兮的瓜。吃的是不亦乐乎,但太过投入,长时间看手机,脑壳有时候有点晕。写这篇推文不是为了彰显自己所谓的正义感,只是单纯记录一下自己感受。02纯银V是我关注三年的产品经理博主,因为文字写的有趣,曾经还从头翻过他所有的微博。四十多岁,之前携程氢气球项目的负责人,也做出了一些产品:一罐、猫饼、生辰等。不过最后都失败了,2018年创业失败后,纯银以旅行博主的姿态活跃在微博,写软文带带货,缅怀一下自己年轻时候颜值,日常热玛吉保养,日常在微博上开玩笑式地“求富婆保养”,曾因“花钱与小姐促膝长谈”在微博上火一把。
#1“肥胖的代码”——我们是如何长胖的试过了“酵素”“瘦身茶”等各种减肥产品, 尝试了各种减肥方法,低头看一眼自己的小肚子——它怎么就消失不了呢?在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我不知道也想象不到有哪一种比肥胖症更让人痛苦不堪。——威廉·班廷过度肥胖会给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困扰,有的人会因此的产生外貌焦虑、身材焦虑,甚至还会影响到自己在相亲市场和就业市场的表现,最严重是,过度肥胖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增加心血管、中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风险。要想减肥,就需要探究一下产生肥胖症的原因是什么?其实人们没有花时间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大家认为答案简单明确——与热量摄入与消耗不平衡有关。一般认为:当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时,体重增加;吃得太多而运动太少会导致体重增加;过多热量导致体重增加。这些“真理”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不需要怀疑它们的正确性,然而真是这样吗?热量摄入过多固然可能是体重增加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胰岛素#据统计,75%的肥胖症患者可以通过监测胰岛素水平预测到体重是否减轻。与意志力无关,与摄入的热量无关,与运动也无关,它与胰岛素有关。胰岛素导致肥胖症,这表明胰岛素是身体设定体重值的
折后购买价格:190“他真正要写的不是一个纯粹空想的未来,或者远在不晓得何处的宇宙深处的一些故事,来让我们神而往之,让我们想像他,让我们在里面娱乐,或者快乐。不,他是要放在那样的一个背景下,来看看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文明是怎么回事?历史是怎么回事?在这种意义上,这样的科幻小说就是一种,你可以说是一种人类文明社会,人类历史政治的一种实验小说。而《基地》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是这样一个小说。” 梁文道01刚翻了一下购买记录,从下单到今天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银河帝国》全系列读完了。基地系列7本,机器人系列5本,帝国系列3本。一个月以来,表面上在通勤,不过每日从家到公司,从公司到家。实际,我从川陀迁跃到端点星,从地球钢穴迁跃到奥罗拉。见证了人类从小小的
《写作这回事》写的太好了,可惜我买成了拼多多的盗版书,准备再买一本正版。作为美国的恐怖小说大师,产出66部作品,改编成电影的《闪灵》《肖生克的救赎》更是影史留名。这是可以量化出来的写作成就。不可量化的成就是一本关于烂大街主题的书——《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带给我的感受不亚于读了是十本《银河帝国》。准备再将此书读上三五遍。作者在《简历》的部分,回忆了自己的写作生涯,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十岁开始拿起笔创作,又是如何从退稿信多挂在墙上,以至墙钉承受不了它们的重量,到以40万美金的价格的卖出自己的一本小说。文字语言也甚是有趣,插科打诨,书中频繁出现一些括号,写的都是自己的心理活动,各种吐槽。当然中文版本都让人感到有趣,更是要感谢译者张坤。(和我未上中学前的用的名字一样哈哈哈)感受最深的是斯蒂芬对写作灵感的描写。“缪斯是存在的,但他决不会飘到你的书房,然后把创作的仙尘洒满你的打字机或是电脑。他住在地下,是一个地下室住客。你得降到他的位置,到了以后还要给他装修出一个房间居住。这些苦差必须得你亲自完成。这看起来不公平,但是他有灵感,你辛苦干活点灯熬灯油,因为这个抽雪茄长小翅膀的家伙有一袋子魔
前几周在好微博上个看到@翊瑄Camellia小姐姐关于写作记笔记的一篇微博,深为赞同。上个月很有表达欲,写了10篇文章。之后就消失停更了几周。原因有三个:一是觉得怕自己写的多了,暴露出来自己真实很菜的水平。二是新的信息输入少了,没有值得写的东西。三是变懒,思考和反思变少了。现在正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索性就来浅谈一下自己对于写作的想法。人类的思维的具象化边界是语言,而文字是凝固的语言。录音固然能够储存住某一个时刻说的话,但是再次回听这段录音的时候,是要花费的一段时间的,倍速到一定程度,大脑就不能理解。而留下来的文字能够附着在各种载体上,纸质书,电子书。敲下键盘的发送的一瞬间,隔大半个地球的网友有时候都能了解到自己的想法。相对于录音,通过大量阅读能够把自己的阅读速度提升到一小时一本书的水平。不是阅读字数变少了,而是眼球转得快了。对于个人来说,自己几年前写内容,能一瞬间重构当时的情景,最大程度还原自己那个时候的感受。当然视频会有不一样的优势,但很多时候能用视频记录生活,记录情绪和想法还是很难。有一种写作例外,就是为了应付任务而写的内容,比如高中时候写的议论文,也许是我个人的问题,完全体会不到
#《直视骄阳》是存在主义心理咨询师欧文亚隆关于的死亡的一本书。《吉祥如意》是大鹏导演,2021年1月份上映的电影。清明假期回家奔丧的路上,不知如何面对三爷的突然离开。在车上看完了这本书。古语说,我们无法直视死亡,正如我们无法直视骄阳。欧文亚隆说我们不抑制对死亡的恐惧,就能够直视死亡。米兰·昆德拉说,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了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识别自己的死亡焦虑是正视死亡要做出第一步。其实我自己并不很恐惧死亡,因为“我”和死亡并不会同时在场,死后我的尸体严格意义上来说就不是我。“We share that memory.” 是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记住的一句英文台词。对于自己未来的死亡,我有两种遗憾:一是和自己朋友亲人伴侣拥有过的最私人的情感和回忆,都会跟着我消失。在和老朋友聊天的时候,你不需要描述很多,只要提到“你还记得那次上课历史老师让全班出去看冰雹吗?”两个人就会立刻陷入几年前的场景。一个人离开了,无论这个人是好或是坏。令我感到悲痛的一点是:ta的一些私人的记忆或是感受,将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了。也许ta年过八旬,离开的时候子孙都会说是喜丧。但不会有任何的方式再现ta的那些
#“让自己的种子撒在了地上”“我的手取代了美少年,对自己实施拯救”“手中总是握着巨大的权杖”两个月之前微信读书推荐了一本《孤独的性:手淫文化史》(真的是自动推荐,不是我主动搜索的。)再加上那时候正好在读弗洛伊德的书,对他的“性本论”很感兴趣,于是就系统读了几本相关的书。手淫,也可以称之为“自体性行为”。“与其窒欲伤神,不如纵欲怡神”,是我现在对其的态度。国内的青少年一般都需要好几年时间来纠正自己的对于手淫的认识,每次偷偷摸摸放松一次,都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莫名的羞愧感。霭理士在《性心理学》中对手淫的态度准确地描述出了这种心理:手淫要有害处,那害处并不由于手淫的本身,而由于社会对手淫的态度以及此种态度在神经锐敏的人的心理上所引起的反应。社会的态度叫他感觉羞愧,叫他忏悔,叫他再三地决心向善,立志痛改,可是性冲动的驱策并不因此而稍杀其势,终于叫他的向善之心随成随毁,叫他旧忏悔的热诚犹未冷却,而新忏悔的要求旋踵已至——这种不断的内心的交战挣扎,与挣扎失败后的创伤,才是手淫的真正的恶果。人是不自由的。有些人会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惜扭曲懵懂青少年的正常生理反应。现在的戒色吧和几百年前的《手淫》小
如何做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首先要少做选择。其次要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这本书的最开始列举的一个例子,印象非常深刻。“我想买一条牛仔裤,M号的。”我说。“您想要修身款、简约款、休闲款、宽松款还是超宽松款呢?”她回应道,“您想要石洗的、酸洗的还是砂洗的?拉链的还是纽扣的?褪色的还是一般的?”我惊呆了。一两分钟之后我对那位销售员说:“我只是想买条普通的牛仔裤,就是以前在市面上唯一能看到的那种款式。”这反倒难倒了她。在问过资历更深的同事后,她终于知道了“普通”牛仔裤长什么样子,然后告诉我在哪个货架。过多的选择会占据原本可以用于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多的选择不是自由,反而是一种限制。所以自由的生活是主动给自己套上一些枷锁,自愿接受一些限制。但是不要完全束缚住自己。很多人说年轻的时候需要自律一些,对于自己要求要严格,听过来人分享的经验和教训。现在我是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支持这种想法:年轻的时候没有能力做出一个很利于自己长期发展的选择,比如说中学的时候,就让自己选择可以学习的科目。但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导师,我的话,应该就去选择体育了,因为在当时的自己分析来看,强身健体还能娱乐,但是放
斯多葛主义,又称斯多葛学派,是古希腊的四大哲学学派之一,也是古希腊流行时间最长的哲学学派之一。古希腊另外三个著名学派是柏拉图的学院派,亚里斯多德的逍遥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的思想主张有很多,但在这里只分享一下由以下两本关于斯多葛主义的书,带给我的影响。1/三分法对待生活中所有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不能控制的事情,对于这种事情,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是不为它付出任何的时间和精力,不要白费力气。第二种,可以控制的事情,我们只需要控制好它,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第三种,可以部分控制的事情。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都是第三种,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能够影响到的部分,对于不能控制的部分,不要因为这部分的结果不如己意而生气。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控制事情的所有,就可以慢慢说服自己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可控的部分。比如说,对于考试,目标设置成掌握最近学习的知识要比考取高分要好,自己复习知识投入的资源可以控制,但考试的难度以及考场上自己发挥的状态是不可控的。人际关系,我们只能够控制自己成为一个坦诚的人,而不能左右对方在关系中的行为态度,但是当这段关系很糟糕的时候,自己是
推荐两本大前研一老师写的书。一本是《思考的技术》,另一本是《低智商社会》。大前研一,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著作有《无国界世界》《全球舞台大未来》等。国际著名企业策略家及经济评论家。本科就读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日本早稻田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后继续攻读东京工业大学核工硕士、麻省理工学院核工博士。1970年至1972年,任职日立制作所核能开发部工程师。1972年始,任职于麦肯锡顾问公司,1979年升任为该公司日本分公司总经理,1981年担任该公司董事,1995年离职。其后曾先后担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大前协会董事、创业家学校创办人。《思考的技术》有三个点比较触动。1/ 和外界沟通的时候,不要按照自己想说的顺序,而是对方比较能够理解的顺序。虽然是多了一步重新思考,但是一般来说能够有效提高沟通的效率。2/ 尝试用非线性思维思考。如果天空是蓝色的,那必定有其原因。如果想知道原因,而进一步去学习三棱镜以及光的散射原理,就会知道这是因为在光中波长最短的蓝色光经过散射再反射之后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根据现在网络上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基本上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随便
这是一篇随笔。1/ 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其他外在的原因。最近的一年多,经历了一些很狗血的事情。非常感谢在自己处于低谷期的时候,我的朋友们和家人的陪伴和支持。爱不是情侣之间特有的东西,而是一种生命的状态,也是人选择自己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虽然现在的状态也还不是特别好,但是总算开始慢慢回到正轨了。2/ 在一些基础性的生存问题解决掉之后,生活的幸福感一般是由自己周围的人决定的,亲人、伴侣、朋友以及工作的同事,都能对自己产生很深的影响。当然,可能是好的影响,也可能是非常差的影响。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状态开始变好的开始,就是远离一段糟糕的人际关系开始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义务、有责任陪在一个人身边,不舒服的话,你是可以选择随时离开的。3/ 我变了吗?好像是变了一些,开始由轻微的自闭到成为一个话痨。之前只能说英语的时候才能正视自己情绪和感受。现在也不羞于用中文文字表达出来。4/ 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自己。2021年开始的三个月,自己在有意识对于自己每天摄取的信息进行选择。关掉了所有资讯软件的推送,也基本不看微博热搜。更多的一些时间开始集中阅读一些书。从去年8月到今天,差不多刷了260多本。也不在半夜
The Art of ImpossiblePeople change.I used to be crazy about English but haven't written in it for a long time , like three years .We all know that there's a principle of Use and Disuse. Over the past 3 years, I only finished reading 2 books in English , so now trying to write something in English .The book that highly recommended is call The Art of Impossible. It may sounds like that kind of chicken soup reading material . Well, to be honest, some p
得意忘形是一个主张追求个体自由、与探寻真理的媒体计划。我们见证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和与注意。但也意识到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得催生了消费文化,剥夺了个人价值,并窃取了大众时间。带着对生命的有限性和无目的性的敬畏,我们试图为读者和听众提供更全面的觉察自我与认知世界的工具,以通过不断重建当下的方式,穿越时间,抵达生活的本质。以上是张潇雨老师自己对于得意忘形这个播客栏目的介绍。#26 人际关系中三个永恒的公理1/ 一切人际关系是在互动中形成的,互动都是双方或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2/ 在人际互动中,你可以做一切事情,但你无法控制这样做的结果。3/ 在人际互动中,你只能看到别人怎么做,无法知道别人怎么想。当我因为自己是一个社恐的时候,其实我封闭了另一种可能性——互动是多方参与的结果,如果遇到很真诚又有界限感的人,自己也会是享受这段人际关系的。“大学四年毁了我”,其实我是自己生活的参与者之一,我是有一定的权利在有限的选择中做出自己比较喜欢的。让这几年没有那么遗憾。S#M关系中,M可能是关系的主导,ta可以决定这段关系深入到哪个部分。恋爱关系中,对方因为工作鸽了晚饭,选择用“
20多岁的年龄,除了遇上一些很特殊的事情,很少主动思考衰老和死亡这件事。昨天终于看完了去年就开始读的《最好的告别》。阿图医生以一个医生的视角,记述了人们如何一步步衰老。这是一个漫长而普适的过程:从三十岁开始,心脏的泵血峰值逐年下降,人们跑步的长度和速度都赶不上过去;四十岁左右,肌肉的质量和力量开始走下坡路;五十岁开始,骨头以每年1%的速度丢失骨密度;六十岁的时候,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仅为一个二十岁年轻人的三分之一。七十岁的时候,大脑灰质丢失使头颅空出差不多2.5厘米空间,所以老年人在头部受到撞击之后,会很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八十岁时,我们会丢失25%-50%的肌肉;大脑的处理速度在四十岁之前就开始降低;到八十五岁,40%的人都患有教科书所定义的老年痴呆。皮肤细胞内部清洁废物的机制会随着年纪增长而慢慢失效,残渣聚集,成为黄棕色的老年斑,眼睛的晶状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弹性会逐渐降低。渐渐皮肤不再光滑,眼神不闪光。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Tick tock ,next block.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原本是用于夯实对于比特币的信仰:无论反对者在做什么,说了什么,比特币的最长链都在时时刻刻延
年前在日日的发光群里看到有朋友在推荐这本书。第一印象就是这本书的名字很有趣,封面设计也很有冲击力,很容易就让人记住。啤酒作为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饮品,自己也只是知道几种啤酒的名称罢了。如果要推荐这本书给朋友,我应该会这么和朋友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荷兰学航天的博士,他的拿手好戏之一就是能够自己酿啤酒!自己的网名叫做“太空精酿”,同学们都叫他 space brewer。这本书通俗地介绍了啤酒的种类、酿酒的材料、各国比较有名的啤酒以及自己在家里酿酒的流程!我们来了解一下啤酒这种饮品都是由什么样的成分组成的。啤酒的四大的基础原料为水、麦芽、酵母以及啤酒花。另外啤酒可以在辅料和工艺这两个维度上进行扩展。很长的时间内,我都把杯子中的啤酒泡沫当作啤酒花,其实是不对的。啤酒花是大麻的表兄弟,学名叫做“蛇麻”。两者是蔷薇目大麻科下的两个不同属而已。有意思的是,蛇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换句话说就是蛇麻分雌雄,但只有雌花能用来酿酒。啤酒泡沫其实是二氧化碳、碳水化合物、水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气泡。泡沫是气体被液体隔开时形成的气-液不稳定组合体。蛋白质和不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高的啤酒泡沫会很多,最典型的
醋泡白豆
要有勇气、看到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