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白不起来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博主在推荐这本书。于是就找来读了一下。首先这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在其他的地方读到过,但是本书的表达方式和行文翻译很让人舒服。之前自己阅读的目的有三个:1、了解新的信息和思维方式。2、自己预设的观点在书中去寻找更多的论证支持。3、享受作者的行文表达方式。现在多了一个感受,就是在不同的书籍中不断印证一个说法,有时候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一个事物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书会觉得比较晦涩难懂,不流畅,不舒服,但是有了一定的积累再读的时候就豁然开朗。等自己再有了跟多的积累之后会发现这本书也不过如此。很多书我们觉得其乏味的因素,是这些书的描写对于自己来说过于繁琐。就成了所谓的“口水书”。目的是彻底讲明白某个道理,目标人群是那些基础不好的人。另外顺路多搞点稿费。这本书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阅读起来还是挺舒服的。书评的标题是《把自己的生活作为一个项目来做》,是因为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造火箭,航天事业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现在前进的每一步都是新的探索。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自己每日的生活其实也都是全新的探索。人类很不喜欢不确定性,一生都在追逐安全感,迷恋确定性。本质上就是对于掌控感的追逐。但是
沉迷音乐剧《汉密尔顿》的一周《汉密尔顿》音乐剧封面从上周四第一次看《汉密尔顿》到现在,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狂热的状态。我先后把这部接近三个小时的剧看了八遍,看完两部关于这部音乐剧的纪录片,又去读了80万字的《汉密尔顿传》,打印了剧本,现在开始着手读他发起撰写的《联邦党人文集》。这部剧是《活在高地》的创作者林聚聚,用非传统音乐剧的方式, 剧中大部分的音乐都是rap,讲述了一位几乎无人问津的美国国父——汉密尔顿的故事。我之前对于音乐剧是非常抗拒的,这种没有接触过但很抗拒的心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身边没有喜欢的朋友,本能抵触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二是自己五音不全,更加逃避用音乐讲述故事的形式;三是首次零星接触音乐剧的时候没有投入精力听,且首次接触的剧很一般,远逊于《汉密尔顿》。首次接触这部剧就沉迷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新形式——主要演唱方式是嘻哈,也融合和各种音乐种类。嘻哈的方式比普通的演唱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多出4到6倍的内容,情节推动也特别快。现在的我不能陪我爷爷看完一部三个小时的河南坠子,因为推进太慢了。以后年龄大了应该可以。其次,演员的演技和灯光本,都是让我叹为观止。两个人物都太有魅力了。剧的主
新的一周,大家早上好!这是#白过一周的第二篇,相比于每周写工作的上的周报,还是更加期待自己随便写的周报。一是可以保持公众号更新,水一篇文章;二是每周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回看这七天。有几个小变动:1、阅读周报中的书的资源——电子书资源,如果没有电子书哪里可以找到纸质书,会放到原文链接中,方便查找。2、阅读周报书籍的顺序按照我的喜欢程度从高到低排。01每周一图拍摄这张照片的时间是8月22日下午,在一个书咖,拍的时候没有特别注意,在聊天中脑洞大开,感觉还是挺好玩。02阅读周报#阅读周报 第三十四周 8月16日~8月22日新读完《The Almanacs of Naval Ravikant》《百万富翁快车道》《一切皆契约》《蝲蛄吟唱的地方》《十分钟冥想》《天生有罪》《准备》《终身成长》《微信互联网平民创业》《我在小米做爆品》《别只叫我女孩》重读:无在读《雪崩 》《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The Almanacs of Naval Ravikant》五星推荐,我的2021年之书(截止到8月23日)。Naval Ravikant,
说到李笑来老师,很多圈子外的朋友对他的印象就是很会写书的新东方老师,中国的比特币首富。而圈子里面则流传着“李书可读 李币莫买”这样的说法,今天不聊为什么“李币莫买”,我们来看一看李老师顶级公关手段:出版《韭菜的自我修养》来公关因为自己的录音门导致的自己被骂惨的状况。以及这本书带来的启发。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韭菜。韭菜不是真的菜,但韭菜的技术是真的菜。币圈的韭菜具体来说就是在交易市场中没有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李老师对韭菜的更深的理解就是,那些在本质上不是零和游戏的交易市场里以为自己在玩零和游戏的人。如何在交易市场上成为一个韭菜呢?做到以下三点即可:1 控制自己的仓位。2 降低自己的交易频次。3 提高自己的场外赚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仓位是重中之重。很多人进来连每个币的基本概念都还没弄懂,白皮书都还没看过,就开始买买买。没错,最开始的我就是这个样的,看哪个长的顺眼买哪个。一旦被套就自动成了“长期投资”,“信仰投资”,然后为了拉低自己的持仓成本,不计自己能够承担的损失,继续加大仓位,最后落得一个韭菜的下场。一旦自己的仓位过重,时时刻刻都会关注着价格的涨跌,计算自己的收益或损失
醋泡白豆
要有勇气、看到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