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周一,大家晚上好!配合今天周报的题目,我打开了一听啤酒 —— 让自己感觉好一些。🤔一周复盘本周关键词:「让自己感觉好」这周貌似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自由瞎探索,任由着情绪,比较放纵。好几天深夜制作 ai 歌曲到凌晨,第二天昏昏欲睡。发了条微博,其中提到「差点耽误了正事」。语言是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我竟然已经把这种上头的探索潜意识中当做了「不正经的事」一两个小时才反应过来,或许「让自己感觉好」地去探索才是「正事」。思维穿越到年末,回看这一年,我肯定不记得这一周工作都干了啥,但肯定能记得这周天天半夜写歌。.看到有博主说会统计自己读书数量的人,是最读不进书的人,觉得读书很痛苦,所以才把看完一本数当做一种成就。我觉得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自己感觉好」。让自己感觉好,让自己能够持续做自己觉得价值的事情就行!无论是自恋地统计自己读过多少本书也好;还是发朋友圈说自己献了多少次血也好;只要不欺骗自己,「Show 」也是给自己「动力火焰🔥」添柴的一种方式。Keep the fire burning.📚白在读书《系统之美》四星,推荐,用系统的思维进行更整体的思考和规划,不过语言上比较抽象,恰恰共读活动的

白豆周报 · 2024-01-15

「死线」提高写作速度,多多给自己定「死线」,加快「版本迭代」没有截稿日期,就没有阶段成品,这是我写东西最大的感受。截稿日期意味着在固定的时间内,向外界交付自己的成品,如果没有它,我应该产不出这么多文章,因为写作并不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且并没有外界硬性的催促,很多灵感创意就会因为所谓的「完美主义」和「拖延症」永远处于在优化的阶段。有了截稿日期,相当于给自己定了文章「发布」的节点,以此为倒计时,推动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创作出一篇比较完整的作品。它让人挠头搔首,无论怎样就得攒出来一看上去完整的东西;它又让人踏实前行,迈过它之后自己就真的有了阶段性的作品,能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修改优化。如果它太远,我们就会因为帕金森法则浪费掉很多时间,甚至拖延到被截稿日期砸死——产出失败、产出凑数的文章。我觉得解决之道,是给自己设置更多的「死线」。.「死线」是掉进深坑牛牛的救命落土。为了赶今天的共读输出截止日期,我强制自己坐在桌前开始写东西,写着就有一幅画面浮现脑海。具象的画面:一头牛掉进了深坑,里面没吃的,它要出来。多给自己设置很多阶段性「死线」,就像有人往坑里拿铁锹铲土,牛被落下的土打到背上,抖抖背,坚持下,

思考·方法论 · 2024-01-14

因为这样可以萃取足够多、极有价值的「语言晶体」。「语言晶体」精炼准确,是压缩的精华。萃取之后可被自己反复调用,信息量大,又简练如勾,勾连出隐藏的丰富而生动的意像。它可以是文章标题,结论明确,传达清楚;它可以是警句名言,生动凝练,口口相传;它可以是比喻类比,意境迁移,具象生画。写文章如掘地产煤,幸运的时候在乌漆嘛黑的煤矿中捡到天然钻石,价值不菲。读者们当然更喜欢闪亮耀眼的钻石——「语言晶体」,而不是一堆黑煤,堆砌的冗长文字让人透不过气、绕不过弯。但就如下笔千万,才偶得一句精妙绝伦的「语言晶体」,可遇不可求,有些文字就是要借由某个作者的笔来到这个世界,写文章的人不过是它们的介质和容器,我们被它挑选。写出绝妙句子的概率小,就不写了吗?当然不是,天然钻石靠运气,但我们刻意也能产出价值不菲的人造「语言晶体」。前提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写,不断产出,有了黑煤这一原料,再去压制、萃取、雕刻、删减,终于得到又小又亮,便于携带调用的「语言晶体」。单个晶体价值不菲,但经过艺术家的手,把它们打造成「晶体项链」,价值又能够倍增。这就像一个人的多个思考,以有序的方式排列整理,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方法论体系,这不仅是

思考·阅读 · 2024-01-14

周一,大家晚上好~2024 年的第一篇周报。新年伊始,还是立个 Flag:2024 年 7 月 1 日前,每周一更周报,没更的话就发红包 50 元,后续鸽一次,红包金额翻一倍。欢迎大家监督!🤔一周复盘本周关键词:「不积压幸运,让能量流动」今年还没有列任何必须做的计划。如果只能列一个的话,我希望到了年末的时候,自己养成了及时向朋友们表达感谢的习惯。我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美好,都是其他人的「贡献」,阅读的书籍是他人想法的具象化、使用的软件是他人的几万行代码的劳作、吃穿用都依靠他人。工业社会割裂了劳动者和他们产出的成果,每人只负责一个小的环节,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成品是什么样子,是否还带着自己的印记,也不能直接看到自己的劳作让他人的生活更美好。所以部分的工作才这么累人——心累、身体累。 转换视角,不用从「劳动成品」出发追溯到具体的他人,而是从身边的他人出发,去感受他人的「涟漪」。我突然发现,有时候他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特别值得感谢的事情,他们的作品让人激励,他们本身的故事、经历仅仅存在就能给人力量。自己的很多改变都是因为朋友们(网上的邻居们),我是有责任让他们知道这「涟漪」对产

白豆周报 · 2024-01-08

系列前篇:《我是如何用「笔记」对抗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浪潮」?》不要打造完美的第二大脑,而是多精进第一大脑。所谓的「第二大脑」仅仅是协助第一大脑在思考时候的辅助工具,解放一些大脑带宽。可以把构建第二大脑的「笔记」看做一种网页 cookies 缓存,或是做数学题时候的辅助线。更具象化地说,笔记可以是卡扣,可以是电力工人爬电线杆时候穿的那双鞋,只能能够保证灵感不丢失,自己不往下掉,而自己切实的动脑理解、联系、思考,才能让自己往杆子向上爬。过于依赖笔记软件所构建的「完美第二大脑」,南辕北辙,还会减慢自己大脑的思考速度。这就像为浏览器安装了完备的各类插件——翻译、剪贴、Ai 总结等,却没有升级电脑本身的硬件,有时候这些个插件可能卡死,运行不起来。1我对笔记看法的转变今年,我对笔记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当然,之前文章的方法论也持续在应用,但目的已经改变,不是建立一个完美的第二大脑,而是把笔记作为方法,把让第一大脑更好思考作为最终目标。因此,自己的笔记系统看似混乱,看似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大脑能够有条理地思考,有条理地写作。笔记是文字等信息载体的组织形式,什么情况下需要记

思考·教程·方法论 · 2023-12-12

英语口语能力是一种技能,需要在特定的时刻和场景下发出有「有意义」「连续完整」「尽量符合语法」的「声音」。技能需要刻意练习,练习需要持续性的时间、精力投入,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努力程度要大于自己的阈值」,就要对自己的练习计划进行刻意的提前设计。设计行为路径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通过以上对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分解出几个具体的问题。要达到怎样「展示」,就私下怎样进行「练习」。职场场景下的口语能力提高,降低了部分难度,因为场景有些是固定的:1. 自己工作内容向上或公开汇报2. 对于各类项目和客户进行沟通3. 若工作语言是英语,则有日常的交流寒暄可见很多场景都是基于自己的工作项目内容的发言,因此我们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针对性进行练习。如何知道自己目前的口语水平呢?我最近探索出来的一个方式:打开手机飞书-飞书妙记,合上任何其他资料,「逼迫」自己讲出所有能讲的。飞书妙记在录音的同时,自动生成了文字稿。这个阶段可能有些痛苦,它让自己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直面自己当下的水平。最开始的时候说什么呢?可以尝试建立一个问题清单,包含自己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场景:- 自己这段时间在公司有

方法论 · 2023-12-09

英语口语能力是一种技能,需要在特定的时刻和场景下发出有「有意义」「连续完整」「尽量符合语法」的「声音」。技能需要刻意练习,练习需要持续性的时间、精力投入,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努力程度要大于自己的阈值」,就要对自己的练习计划进行刻意的提前设计。设计行为路径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通过以上对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分解出几个具体的问题。要达到怎样「展示」,就私下怎样进行「练习」。职场场景下的口语能力提高,降低了部分难度,因为场景有些是固定的:1. 自己工作内容向上或公开汇报2. 对于各类项目和客户进行沟通3. 若工作语言是英语,则有日常的交流寒暄可见很多场景都是基于自己的工作项目内容的发言,因此我们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针对性进行练习。如何知道自己目前的口语水平呢?我最近探索出来的一个方式:打开手机飞书-飞书妙记,合上任何其他资料,「逼迫」自己讲出所有能讲的。飞书妙记在录音的同时,自动生成了文字稿。这个阶段可能有些痛苦,它让自己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直面自己当下的水平。最开始的时候说什么呢?可以尝试建立一个问题清单,包含自己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场景:- 自己这段时间在公司有

教程·方法论 · 2023-12-06

✦设计缘由✦仪式感和视觉化能够提高做事情的动力。番茄闹钟适合以小时为单位的工作任务,能够让自己在几十分钟内保持专注,但一个番茄闹钟能够完成的任务有限,有时只是一个大项目的一部分。(推荐阅读:《开地铁,而不是开公交》)而使用的滴答清单类的待办事项管理软件,有些「虚」,需要自己主动打开相应的界面才能够看到,且动手机、电脑的时候往往会代替掉眼前的屏幕工作区域(多屏幕除外),注意力也会被劫持。实体便利贴又太过随意,写字的空间比较小,全空白,仪式感不够强。所以我一直在探索针对 2-5 天的任务的视觉化管理工具。第一个想法是制作成僵尸片中的黄色道教符咒,场景代入感很强,对抗「 各类问题」需要自己画符,张贴,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或自己定的任务,就获得一张封印符。后因想到晚上在办公桌上看到这东西有些渗人、实际制作黄色纸写字儿也看不太清,遂搁置这个思路。又开始寻找是否有其他更好的表现形式,最后确定了「给自己开支票」的想法,做出了这第一版的「个人任务支票」。根据支票模板修改,实际制作成 A5 铁线圈笔记本的形式,可以配合尺子,实现给自己「开」支票的场景代入。✦设计思路✦「个人任务支票」的设计理念是让中短期的任

教程·方法论 · 2023-11-16
我设计了张「支票」—— 个人任务支票

周一,大家晚上好,刚刚加完班,公司紧更周报!🤔一周复盘本周关键词:「有效信息」痛苦是一种有效信息,越早让自己体验到必要的痛苦,越早接受和转换这种必要信息为知识, 得到力量。继而避免重复遭受这种痛苦。留出时间和精力体验其他有用的痛苦。现实中,我发现自己为了逃避乏味的练习,逃避真实囧瘪的自己,我会花成倍的时间精力在非主要矛盾上。很多时候是因为能够获取 Explore 的新手福利,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直面真正的问题,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很痛苦。「记忆是手动填平的沟壑」,只有经过理解的信息,才能够转换为记忆,而理解新的信息,必然先接受「不理解」的痛苦,去刻意调用自己相关的知识,构建起链接。有时候比较幸运,新的信息正好对于自己来说是「N+1」,更多时候却是「N+n」,n 是多少,是未知数,需要自己去探索搞清楚,搞清楚 n 是 100,之后还要去「手动」填平这条「沟壑」。经历了这段过程,就能够留存下「有效的记忆」。脑力摩擦才能生出记忆的持续热量。Active Recall如此管用,却被使用得很少,就是需要再度让自己调用不熟悉的记忆联系,让自己更多处于痛苦之中。写得自己都晕了,说人话,就是这周花了几个小

白豆周报 · 2023-11-13

周一,太冷了🥶,大家晚上好!新来的朋友你们好!下半年周报还没鸽,原因是立了 Flag,没发就要发红包,欢迎更多朋友来监督。🤔一周复盘本周关键词:「储蓄」在猫宁的群里分享了之前写的几篇推文,「发明」的🍅番茄闹钟表单真的有朋友开始实践,感觉帮到了一点点,很有成就感,这算是精力十足,贼兴奋的时候「储蓄」下来的 文章起到了作用!本周并没有太多「储蓄」,而是感受到了冬日常有,「储蓄」也要常常做。这里并不单只存钱,而是扩大了范围——趁自己有精力的时候,在精力账户、情感账户、等等都进行「储蓄」,「储蓄」自己写的文章、教程、经验、清单、肌肉量等等。「储蓄」像软件代码的「封装」,造更高级的轮子给自己用。「储蓄」是对时间线上不可知因素的一种对冲,期货工具。emo 或外界环境很恶劣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没有什么东西做事情,只想躺着被动接受信息,emo 有周期,一半很短就能过去;外界环境时常变化,不可预测,这不突然降温,外出跑步的阻力更大的了。「产粮食」是一种「储蓄」。做到一次有效「储蓄」,至少需要连续几个小时的深度工作,才产出一些差不多的粮食。而节奏快,信息杂的工作日,看似很忙,其实储蓄不了什么东西。为了存多

白豆周报 · 2023-11-06
Theme Jasmin